2009-08-08

各国宪法序言的第一句话

via BLawgDog - 网络法豆 - 知识产权博客 by donnie@blawgdog.com(Donnie) on 8/7/09

托维基文库的福,得以迅速总结各国各种宪法序言的第一句话,很有意思。

外国部分:

大日本帝国宪法 1889年(明治22年2月21日,已废除)
联以国家之昌隆及臣民之福庆为衷心欣荣,依承于祖宗之大权,对现在及将来之臣民,宣布此不磨之大典。

日本国宪法(1946至今)
日本国民决心通过正式选出的国会中的代表而行动,为了我们和我们的子孙,确保与各国人民合作而取得的成果和自由带给我们全国的恩惠,消除因政府的行为而再次发生的战祸,兹宣布主权属于国民,并制定本宪法。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社会主义宪法(1972年12月27日通过,1992年4月9日、1998年9月5日修改)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是体现了伟大领袖金日成同志的思想和领导的主体的社会主义国家。

苏联宪法(1924年版)
自各苏维埃共和国成立以来,世界各国已分裂为二个阵营:资本主义阵营和社会主义阵营。

俄罗斯联邦宪法(1993年12月12日全民公决通过至今)
我们,在自己土地上由共同命运联合起来的多民族的俄罗斯联邦人民, 确认人的权利和自由、公民和睦与和谐,维护历史形成的国家统一,
依循普遍公认的各民族平等和自决的原则, 缅怀将对祖国的热爱与尊重、对善良与正义的信念传递给我们的先辈,
复兴俄罗斯主权的国体并确认其民主基础的不可动摇性, 努力保证俄罗斯的繁荣和昌盛, 基于为自己祖国而对当代和后代所承担的责任,
意识到自己是国际社会的一部分, 特通过俄罗斯联邦宪法。

蒙古国宪法(1992年2月12日至今)
我们蒙古人民以巩固国家的独立、主权,崇尚人权、自由、正义和国家统一,珍惜和继承立国典章、历史与文化传统,尊重人类文明成果,在我国建立和发展人道的、公民民主的社会为崇高目标,谨向大众宣布蒙古国宪法。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基本法(1945年5月8日至今)
我德意志人民,认识到对上帝与人类所负之责任,愿以联合欧洲中一平等分子之地位贡献世界和平,兹本制宪权力制定此基本法。

美利坚合众国宪法(1789至今)
我们,美利坚合众国的人民,为了组织一个更完善的联邦,树立正义,保障国内的安宁,建立共同的国防,增进全民福利和确保我们自己及我们后代能安享自由带来的幸福,乃为美利坚合众国制定和确立这一部宪法。
(美国宪法序言全部就这一句话)

法兰西共和国宪法(1958年10月4日公布,1976年6月18日最后修改)
法国人民庄严宣告,他们热爱1789年的《[人和公民的]权利宣言》所规定的,并由1946年宪法序言所确认和补充的人权和国家主权的原则。
根据这些原则和人民自由决定的原则,共和国对那些表明愿意同共和国结合的海外领地提供以自由、平等、博爱的共同理想为基础的,并且为其民主发展而设计的新体制。
(法国宪法序言就这两句话,故全部复制过来)

中国部分:

清朝-钦定宪法大纲 1908年
大清皇帝统治大清帝国,万世一系,永永尊戴。

清朝-宪法重大信条十九条 1911年(无序言)
第一条 大清帝国皇统万世不易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912年3月11日公布(无序言)
第一条 中华民国由中华人民组织之。

中华民国宪法(1946年12月25日通过)
中华民国国民大会受全体国民之付托,依据孙中山先生创立中华民国之遗教,为巩固国权,保障民权,奠定社会安宁,增进人民福利,制定本宪法,颁行全国,永矢咸遵。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 1934年
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谨向全世界与全中国的劳动群众宣布他在中国所要实现的基本任务,即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宪法大纲。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
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年的英勇奋斗,终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1949年取得了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人民革命的伟大胜利,因而结束了长时期被压迫、被奴役的历史,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75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年的英勇奋斗,终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用人民革命战争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开始了社会主义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新的历史阶段。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78年)
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年的英勇奋斗,终于在伟大领袖和导师毛泽东主席为首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用人民革命战争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彻底胜利,在1949年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82年)
中国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国家之一。中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


Things you can do from here:

Subscribe to BLawgDog - 网络法豆 - 知识产权博客 using Google Reader
Get started using Google Reader to easily keep up with all your favorite sites

--
~~~~~~~~~~~~~~~~~~~~~~~~~~~~
http://bczc.blogspot.com
~~~~~~~~~~~~~~~~~~~~~~~~~~~~

我们的好官员都是被美国人带坏滴(学坏不学好)

via 牛博山寨头条 by 常非常 on 8/7/09
 东方早报理财一周报记者/蔡燕兰

  8月1日,理财一周报刊发了《全球不干胶巨头被曝在华贿赂地方官员获警方合同》一文后,8月3日,该公司美国总部就此事向本报发来了一份声明。声明
称,艾利丹尼森美国总部发言人David
Frail承认,该公司发现了少数员工的可疑行动,在经过调查后随即向美国证交会和司法部报告了这些违法行为。
  8月3日,理财一周报记者从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以下简称"美国证交会")官方网站了解到,2004年至今,艾利丹尼森中国公司安全反光膜部门(以下
简称"反光膜部门")通过聘用无锡市的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学研究所(以下简称"无锡研究所")前工作人员获得两项巨额订单,并通过行贿该研究所四位官员寻求
与企业的合作项目。

  美国证交会披露行贿细节
  7月28日,美国证交会公布了一份有关这家不干胶巨头行贿中国政府官员一事的行政诉讼档案文件。文件长6页,美国证交会接受了艾利丹尼森公司20万美元的巨额罚款建议,并要求该公司立刻停止在中国及其他地区的行贿行为。
  这份编号为"3-13564"的行政诉讼档案的第3页,有艾利丹尼森中国公司安全反光膜部门行贿中国政府官员的记录。据悉,艾利丹尼森中国公司通过其
反光膜部门在中国经销一种反光材料,这种反光材料通常用于印刷、道路标准和紧急车辆的标志。在中国,凡是使用这类反光材料的道路产品,必须经过政府机构部
门的认证。
  而位于中国江苏省无锡市的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学研究所,就是这样的一个政府机构部门,它负责制定有关项目、起草产品和项目技术的规格标准,以及测试项目试点。
  2004年年初,反光膜部门试图通过无锡研究所中心获得企业合同订单。作为回报,在2004年1月,其中国公司销售经理与该研究所四位政府官员会面,并为每人购买了一双鞋子,总价值约为500美元。
  2004年5月,艾利丹尼森中国公司聘请了无锡研究所的一位前工作人员,担任该公司反光膜部门的销售经理。当时,该工作人员的妻子也在无锡研究所工
作,并负责艾利丹尼森公司一直想要拿下的两个项目:一个是该公司之前未中标的"数字车牌"项目,另一个则是有关"警车新标志"的试点开发项目。
  2004年8月,艾利丹尼森中国公司通过无锡研究所获得两项政府合同,其中包括为国内两大省会总计1.54万辆警车安装新的警车图形。当时,反光膜部
门的销售经理故意提高了这批产品的销售价格,并准备将这些差价以"咨询费"的名义返给无锡研究所。据悉,这两项合同的总销售额约在67.75万美元,其
中,中国公司将从中获益约36.4万美元。然而,就在这一行贿行为即将发生时,艾利丹尼森亚太区公司发现了这一回扣计划,并阻止了公司的行贿举动。数字显
示,当时中国公司想要贿赂无锡研究所的金额数目原本计划为4.1万美元,或者是总销售额的6%。

  中国公司承认
  数次行贿无锡研究所
  8月4日(周二),艾利丹尼森公司亚太区传讯部经理卢凯欣接受理财一周报记者采访时承认,其中国公司为了获得订单,的确以巨额资金向中国的相关政府部
门行贿,并得到了利润丰厚的警车合同。随后,该公司美国总部就此事向本报发来了一份致媒体的公开声明。声明中,艾利丹尼森美国总部发言人David
Frail承认,该公司发现了少数员工的可疑行动,在经过调查后随即向美国证交会和司法部报告了这些违法行为。
  在该份声明中,David Frail除了力挽公司名誉之外,还表示,将继续配合美国司法部进行此案的审查工作。不过,对方也庆幸,相比涉嫌违反美国《反海外贿赂行为法》的其他公司同类处罚,该公司的处罚金额还是比较低的。
  8月5日,理财一周报记者致电无锡研究所,该办公室主任顾安民告诉记者,研究所目前设有国内两大检测中心,一个是公安部旗下的检测中心,另一个则是国
家道路交通安全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两大检测中心通常会对涉及道路交通方面的产品进行检测,"你说的这家公司的产品到我们这边来检测过,我们跟这家公司
的这种检测关系肯定有的。"
  但是针对美国证监会公布的报告中所提及的相关行贿内容,顾安民则表示,自己是第一次听到这一消息,之前也没有听说相关的内容,"从单位来说,应该不会出现这样的事情。而且在没有核实的情况下,我也没法对这个事作回应。"

  跨国公司大胆行贿
  只因中国处罚轻
  一家美国公司发现自己旗下的海外公司正通过行贿等不正当手段获得丰厚订单,看多了国内企业以权谋私的勾当时,人们满心以为这家公司会躲在角落偷着乐。
但是,事实却是,这家公司的美国总部不仅老老实实地向美国证交会主动汇报此事,并且心甘情愿地接受高达20万美元的处罚。为什么这家美国公司会有这样的举
动?只是因为惧怕美国水门事件之后发布的《反海外贿赂行为法》吗?
  8月5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乔新生接受理财一周报记者采访时分析认为,艾利丹尼森公司在我国国内可以大胆行贿,但是却向美国证交会主动检举行为,"这其实是一种'丢车保帅'的决定,不外乎三种原因。"
  乔新生告诉记者,艾利丹尼森公司之所以老老实实地向美国证交会主动投案,其根本原因在于害怕美国《反海外贿赂行为法》这一非常严厉的律法。"这部法规
定,只要美国的公司在海外有贿赂行为,一旦被查出来,其总部、跨国公司的所有集团整体都将受到法律追究。而且美国政府的采购订单也将不再有你的份儿,企业
可能就此再也拿不到政府采购项目,有些公司甚至会失去生存的合约。这也是美国反腐败的厉害之处。"
  反观它的中国公司能够如此大胆地贿赂政府官员,乔新生认为其原因在于,相比美国严厉的《反海外贿赂行为法》,"中国政府对此类事件的处罚力度明显不够,而且中国的相关律法仅以处罚个人为主,辅之以对单位作出处罚,也没有更具体的经济处罚。"
  据悉,上海就曾发生过类似的商业贿赂案件,最终有关部门对企业的罚金连100万元都不到。"100万元对企业而言就是挠痒痒!我认为最好的办法就是掐
掉企业的营销网络,这对它而言才是致命打击。"乔新生建议,国内相关部门已经对商业贿赂处罚设置更加具体的经济处罚手段,比如说,禁止政府采购,禁止进入
政府采购名单等等。
  另外,国内行业自律较差,也是引发此次商业贿赂上演的潜在原因。乔新生向记者举了一个例子,美国的制药公司在制定员工手册时,明确要求员工不得以行贿方式推销药品。如果有一家企业通过行贿推销,就会形成不正当竞争、恶性竞争。
  "我们国家虽然也有反不正当竞争法,但是行业自律的约束力很低。我们没办法约束,所以企业只能竞相杀价争取订单,杀到最后,这种所谓的海外贿赂就成为
了行业的潜规则,而损害的则是所有行业企业的利益。"乔新生说,以建筑行业为例,为了维持利益均担,大家已经可以在酒桌上公开谈论项目返点这种话题,潜规
则已经等于明规则了。"这可能也是房地产市场不敢透明化的原因,因为这涉及政府腐败,中国企业缺乏行业自律可见一斑。"

理财一周独家稿件声明

【独家稿件声明】凡注明 "理财一周"来源之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各媒体转载请注明来源:www.zaobao18.com 理财一周。

Things you can do from here:

Subscribe to 牛博山寨头条 using Google Reader
Get started using Google Reader to easily keep up with all your favorite sites


--~--~---------~--~----~------------~-------~--~----~
您收到此信息是由于您订阅了 Google 论坛"参考消息(G4G)"论坛。
要在此论坛发帖,请发电子邮件到 Go2group@googlegroups.com
要退订此论坛,请发邮件至 Go2group+un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更多选项,请通过 http://groups.google.com/group/Go2group?hl=zh-CN 访问该论坛

-~----------~----~----~----~------~----~------~--~---


--
~~~~~~~~~~~~~~~~~~~~~~~~~~~~
http://bczc.blogspot.com
~~~~~~~~~~~~~~~~~~~~~~~~~~~~

叶檀:四连阴吓坏了谁?

2009-8-8 每日经济新闻

股市四连阴,进一步证明股市上升是业绩支撑而非货币支撑说的虚妄。

不过,在经济复苏未稳之际,虚拟市场有倒逼政策的杀手锏。

8月7日,四连阴当天下午3点收市的同时,北京朝阳门内大街205号一楼新闻大厅,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朱之鑫、财政部副部长丁学东、央行副行长苏宁联席召开了新闻发布会,给市场开出一系列安神药。

发改委官员表示,我国政策不会转向,现在没有发生通胀,中国政府迄今已分四批下达3,800亿元中央投资。央行副行长苏宁则表示,央行不会采取规模控制的办法来控制商业银行的贷款规模,将坚定不移地继续落实适度宽松货币政策,根据国内外经济走势和价格变化,注重运用市场化手段进行动态微调;而财政部则承诺,财政部将继续关注资本市场运行的态势,配合有关部门健全和完善市场内在稳定机制,以保证资本市场,特别是股市稳定健康发展。

四连阴反映了政策微调说的威力,不仅作用于国内,还反映在国际市场。在三部委表态政策不变之后,国际大宗商品市场企稳回升。现在,所有拿出大资金的投资者,所有虚拟经济从业者都在对赌中国的政策,而中国为了经济复苏大局,不得不把实体经济的希望钉在虚拟经济的十字架上。

笔者认为,目前的当务之急不是再发信贷,而是趁金融成本较低之际,加快市场化的并购重组,调整产业结构,以中小企业的发展解决就业难题,减轻短时间内保障资金急速上升的负担。目前的做法虽然能够让下半年,甚至明年的投资增加,GDP保持在百分之八以上,最终将造成中国实体经济严重的产能过剩。

有数据为证。今年上半年,中国工业增加值强劲增长7%,用电量却下滑2.24%,出现种种争议。最有可能的解释是,中小企业的用电量的下降,没有覆盖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统计局本周公布的数据印证了这一点,上半年度年产值低于500万元人民币的企业用电量骤降48.9%,带动整体用电量下滑。中小企业用电量骤降的背后,是调查失业率的大幅攀升,是政府支付的保障不得不大笔增加。

虚拟经济不可以成为实体经济支撑。实际上,从上半年情况来看,实体经济的紧缩与虚拟经济的通胀并行不悖。工不如商,商不如囤(货),囤不如投(机)。这是民国时期商场的一句话,讲的就是在通胀时期的经济,实业家无心务实,而满足于买空做空。三十年代,当时最大的棉纺织厂申新的荣氏家族也就是荣毅仁的伯父荣宗敬就通过囤货积聚财富,但荣氏头脑是清醒的,他意识到商不如囤的情况,是实体市场通缩与货币贬值的开始。

目前全球情况与70年前不遑多让。笔者曾经写过上半年大宗商品价格连创新高,8月6日,央视经济半小时的采访佐证了这一点。报道称,养鹅大户都在买铝,收破烂的经理在屯铜,这与笔者听到市场人士开的玩笑在自家院子里放满铝锭开谓一脉相承。这些没有需求支撑的囤积,完全取决于货币支撑的虚拟市场信心。怪不得此次四连阴,一直在股市翻江倒海的有色股一筹莫展。

如果维持目前的政策不变,我们是将经济结构调整的主动权拱手让给欧美,惟一的指望是让欧美市场尽快消费我国的过剩产能,而给未来遗留下产能过剩的顽疾。当此共度时艰之际,是市场化的最佳时间,放开中小企业准入门槛,所有的服务业给予一定的减免税政策,培育内部的消费市场。这比给中小企业补贴、弄些华而不实的不知填到哪个窟窿的创业资金要好得多。

但我们正在反其道而行之,不仅重型工业国进民退势头不减,甚至洗头洗脚行业都在酝酿准入,开展大规模的培训,让一大班不知从哪儿冒出来的老爷们收取培训费用。他们难道想从上千万的低级服务业从业者手中雁过拨毛吗?

此次对付金融危机的政策,让人欣慰的地方莫过于民生投入增加,财经部副部长丁学东的数据是,今年中央财政安排用于教育、医疗卫生、社保和就业等民生方面的支出有7200多亿元,比2008年增长29.4%。事实上,我国农村地区首受其惠,在免去了千年粮税之后,还逐步获得了公民的保障待遇。但笔者要强调的是,对于工业化初期的人口大国,解决就业,减少受补贴人口,要比大笔保障更加合宜。

鉴于市场与有关部门已经被四连阴吓了一大跳,笔者倒不认为市场会急挫,定心丸派发之后,会维持短时间的稳定,稳定之后的一轮下跌则是必然之势。

注:金融危机让华尔街重排座次,摩根大通、摩根士丹利和高盛公司成为全球投资银行业最具实力的三家公司,今年上半年这三家投行控制了全球四成以上的投行业务。
周末参加南方都市报在深圳的论坛。
祝各位周末愉快。

另,有人说什么两大石油巨头澄清,看看一惯的逻辑就知道是怎么回事。现在不知怎么的,动辄说记者造谣。厘清一贯的行事准则,就不会被骗。还有人当回事,好玩。


Things you can do from here:

Subscribe to 叶檀 using Google Reader
Get started using Google Reader to easily keep up with all your favorite sites

--
~~~~~~~~~~~~~~~~~~~~~~~~~~~~
http://bczc.blogspot.com
~~~~~~~~~~~~~~~~~~~~~~~~~~~~

陈志武:金融是什么?

via 陈志武 by 陈志武 on 8/6/09

  金融是什么?
  ----《金融的逻辑》序言

  陈志武 /文
  2009年2月17日
  (本文压缩版本在2009年8月6日《南方周末》上刊登,《金融的逻辑》已经由国际文化出版公司出版)

  2007年7月,美国出现次贷危机。到2008年秋,次贷危机进一步演变成全方位的金融危机。在2008年9月15日雷曼兄弟公司倒闭之后,美国的金融危机不仅裂变成全球金融危机,而且转变成十足的经济危机,对全球经济形成严重冲击,给多国带来社会失业、政治动荡的严峻挑战。

  在这种时候,我们自然想知道:金融到底是怎么回事?危机之后,金融市场是否会终结?人类社会为什么要金融市场?金融交易除了让华尔街、金融界赚钱之外,对社会到底有没有贡献、有没有创造价值?如果有的话,是如何贡献的?如何创造价值的?金融的逻辑是什么?

  一

  我跟金融结上缘,完全是巧合。或者说,整个人生都是一系列巧合,随机事件组合在一起,形成系列,就构成了你我的人生。

  1986年1月,我从国防科技大学毕业,拿到系统工程硕士学位。由于那时我的英文较好,学校不让离校,于是,毕业即留校。只是到那时,我已对工程没有兴趣。作为权衡之际,就要求分到政治教研室工作,这样,至少能名正言顺地看些社会科学类著作。在那时候,全国没有几个政治学、社会科学类的研究生,就这样,我创造了历史,成了第一位进入国防科大政治教研室的硕士毕业生。去那里之后,具体工作主要是给教研室老师分苹果、送花生、收钱,等等。

  到3月份,我收到耶鲁大学管理学院的录取通知,给我奖学金和生活费用,让我进入其博士班。由于该博士项目包括金融、财会、市场营销、管理经济学以及运筹学,说去了之后我可以选择其中任一学科作为研究方向。这么多选择,一下把我弄糊涂了,当时,除了经济学和运筹学之外,我确实不知道其它学科是什么。

  那时,崔之元在国防科大读数学本科,我跟他在一起写文章、译书。问他,"什么是finance"?他说,"是金融"。"那,什么是金融"?他接着再给了一个解释,只不过,我确实没听懂,也就更不明白了,没记住他的解释。我想,反正我的兴趣是要用数理方法研究政治、经济与社会,所以,不知道"什么是金融"也无妨。

  就这样,1986年8月28日,我稀里糊涂地来到耶鲁大学。第一学期,要上的课程没有多少选择,不管你今后学哪科,都要上线性代数、概率论与统计、微观经济学以及效用函数理论,第二个学期上的是非线性代数、计量经济学、博弈论、微观经济学。这期间,我发现,原来要跟随作导师的那位教授年纪已经较大,他所做的研究课题有些过时了。同学给我建议,"不要选择博弈论政治学或者数理经济学了,还是学金融经济学吧"。

  但是,"什么是金融"呢?

  二

  到今天,按照我的定义,金融的核心是跨时间、跨空间的价值交换,所有涉及到价值或者收入在不同时间、不同空间之间进行配置的交易都是金融交易,金融学就是研究跨时间、跨空间的价值交换为什么会出现、如何发生、怎样发展,等等。

  比如,"货币"就是如此。它的出现首先是为了把今天的价值储存起来,等明天、后天或者未来任何时候,再把储存其中的价值用来购买别的东西。但,货币同时也是跨地理位置的价值交换,今天你在张村把东西卖了,带上钱,走到李村,你又可以用这钱去买想要的东西。因此,货币解决了价值跨时间的储存、跨空间的移置问题,货币的出现对贸易、对商业化的发展是革命性的创新。

  像明清时期发展起来的山西"票号",则主要以异地价值交换为目的,让本来需要跨地区运物、运银子才能完成的贸易,只要送过去山西票号出具的"一张纸"即汇票就可以了!其好处是大大降低异地货物贸易的交易成本,让物资生产公司、商品企业把注意力集中在他们的特长商品上,把异地支付的挑战留给票号经营商,体现各自的专业分工!在交易成本如此降低之后,跨地区贸易市场不快速发展也难!

  相比之下,借贷交易是最纯粹的跨时间价值交换,你今天从银行或者从张三手里借到一万元,先用上,即所谓的"透支未来",明年或者5年后,你再把本钱加利息还给银行、还给张三。对银行和张三来说,则正好相反,他们把今天的钱借出去,转移到明年或者5年后再花。

  到了现代社会,金融交易已经超出了上面这几种简单的人际交换安排,要更为复杂。比如,股票所实现的金融交易,表面看也是跨时间的价值配置,今天你买下三一重工股票,把今天的价值委托给了三一重工(和市场),今后再得到投资回报;三一重工则先用上你投资的钱,今后再给你回报。你跟三一重工之间就这样进行价值的跨时间互换。但是,这种跨时间的价值互换又跟未来的事件连在一起,也就是说,如果三一重工未来赚钱了,它可能给你分红,但是,如果未来不赚钱,三一重工就不必给你分红,你就有可能血本无归。所以,股票这种金融交易也是涉及到既跨时间、又跨空间的价值交换,这里所讲的"空间"指的是未来不同赢利/亏损状态,未来不同的境况。

  当然,对金融的这种一般性定义可能过于抽象,这些例子又好像过于简单。实际上,在这些一般性定义和具体金融品种之上,人类社会已经推演、发展出了规模庞大的各类金融市场,包括建立在一般金融证券之上的各类衍生金融市场,所有这些已有的以及现在还没有但未来要创新发展的金融交易品种,不外乎是为类似于上述简单金融交易服务的。金融交易范围从起初的以血缘关系体系为主,扩大到村镇、到地区、到全省、到全国、再进一步扩大到全球。

  为什么人类社会的金融交易规模与范围发生了这么大的变迁?跨越时间、跨越空间的价值交换所要解决的人类问题是什么?其发展的基础条件是什么,或者说,金融市场靠什么才能发展?

  三

  虽然到今天我对金融的定义和理解是这样,但刚开始,我接触金融的视角却是另一回事。1987年秋季,也就是在耶鲁大学读博士的第二年,我兴奋地等到了上《金融经济学》课程的时候。一开始,教授既没讲金融是怎么回事,也没介绍人类的金融发展史是如何如何,而是一上来就把所有金融交易由随机变量来描述,亦即,不管是股票、债券、借贷签约,还是其它任何金融交易合同,都可以由随机变量来表达。老师说,正因为所有的金融交易都是由金融合同来完成的,都涉及到今天和未来不同时间之间的价值交换,而未来又充满不确定性、充满着随机事件,所以,通过把任何金融交易合同的细节条款转换成不同的未来随机事件、分析清楚在每种事件出现时交易双方的得失,由此得到的交易双方得失跟未来事件的关系,就是概率论中讲到的随机变量。

  于是,金融学所要研究的就是如何实现这些随机变量的交易、如何为这些随机变量定价的问题。老师说,金融市场的作用之一就是对未来定价、对交易风险定价。

  对于当时还没有进入主题状态、没有了解金融交易实质的我,那些课是一头雾水。搞数学推导、为这些随机变量做定价模型,我还可以,因为在中南大学读计算机专业和国防科大读系统工程时,学过不少数学,到耶鲁的第一年学了更多。只是从那时一直到2001年前后,我研究的对象与其说是"大社会境况中的金融市场",还不如说是数学世界里的随机变量和随机过程。对于我这个还比较喜欢数学的人来说,那不是一件坏事,也是中国教育体系出来的人的一种优势。可是,那也让我离人的世界较远,不能够从金融作为"大社会"中的一份子的角度来研究。

  那些年的学习中也不乏观念上的冲击。最大的冲击莫过于价值论,一件东西、一种经济活动的价值由什么决定?交易行为本身是否创造价值?按照我们从中学、大学政治经济学中学到的劳动价值论来理解,一件物品有它的固有价值,即,其生产所要花的时间乘以社会单位劳动时间的成本。也就是说,只有劳动创造价值,交易不创造价值。

  但是,在1987年的《金融经济学》课上,我学到,任何东西或证券不存在什么"固有价值",只存在相对价值。也就是,只有相对于人的效用而言,才有价值这回事。东西或证券的价值取决于它能否让个人的效用提高,包括消费效用、财富效用、主观幸福或满足感。这等于说,即使要花百亿元投资、十万劳动力一年的时间才能建好的漂亮形象大楼,如果没有任何人或机构要用它,那么,那栋楼也会一文不值;花费再多的机器设备,如果没有人要,也一文不值;再怎么费苦力做成的衣服,如果没有人愿意出价钱买,那只是一堆废布。----
这个观念对我帮助很大,特别是让我终于理解,原来计划经济时期只顾生产、不顾所产东西有没有人要或者有没有市场,那不是在创造价值,而是在摧毁价值。原来,没有派上任何实际用场的一代代银河计算机,也是一堆废铁,是在摧毁价值。等等,等等。

  反而看之,即使一样东西没有花多少投资或者多少劳动时间,它的价值照样可以很高。最具体的例子是像百度、腾讯、无锡尚德这样的公司,这些公司都只有不到十年的历史,而且都是由几十人创办起来,也没有自己的高楼大厦(至少到几年前没有),但市值都是几十亿美元,不仅远高于其实际投入的资金和时间成本,而且比那些投资花费巨大、拥有众多厂房设备与高楼大厦、经营运作了几十年的武钢、一汽、二汽等,更值钱。之所以是这样,是因为价值取决于这些公司能带来的效用,或者说收益,而不取决于其建设成本,跟建设所需的劳动时间关系不大;换言之,价值由未来的收益而定,不是由过去的成本决定。

  效用决定价值,而不是劳动成本决定价值,这对于理解金融的逻辑极为重要。一个最典型的例子是投资银行中介服务,假如张三要创办一个造船厂,就像江苏熔盛重工集团三年前创业时候一样,他手头已经有20亿美元的造船订单,只是需要两亿美元投资。如果造船厂做成了,公司的价值能涨到20亿美元以上。问题是,张三自己无法找到投资者。在另一方,温州、香港等地很多个人和机构有很多空闲资本存在银行,赚3%的年利息,他们找不到风险相对能接受但回报很好的投资机会。

  这种情况下,挑战在于需要资金的创业者找不到投资方,而愿意投资的又找不到合适的项目,经济发展就这样受阻。投资银行家李四的作用恰恰是把他们两方牵到一起,利用他平时在张三和投资方中间建立的信任,让他们两方做成投资交易。这对张三和投资方来说,是双赢,张三的造船业务能扩张、个人财富能大大增加,而投资者的未来回报预期也远优于银行存款利息。为促成这种金融投资交易,虽然李四可能只花了5天时间,劳动付出有限,但是,由于张三和投资方都信任他,他信用增强服务为张三、为投资方分别创造了数亿美元价值(他至少是使这种价值前景成为可能),那么,李四得到1000万美元(相当于所筹两亿美元资金的5%)的佣金是应该的。----当然,5%的佣金或许有些高,但是,正因为李四给交易双方带来这么大的未来财富前景,他的贡献的价值显然应该跟这种未来财富前景相连,而不该由他花的劳动时间决定。

  四

  从金融作为"大社会"中一份子的角度研究金融,那还是2001年之后的事。回过头看,那之后的学术思考和研究,让我更加认识到金融发展的价值。转折点出现于2001年暑期,那次回国旅行,让我看到中国社会变化如此之大,激发我研究市场发展、关心社会转型的问题。

  2002年6月至12月间,我在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访问,期间上一门"金融经济学"课程。课程内容基本跟我从1991到2001年间在威斯康星大学、俄亥俄州立大学以及耶鲁大学所授博士班课程的相同,那就是,先假定各类金融市场已很发达,已给定了,我们唯一要做的是如何为金融资产定价、如何在资本市场上运作、如何利用证券产品把投资和风险配置得更好,等等,讲课的重点是推导金融数学模型、市场经济模型。之后,在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也讲过类似课程与内容。

  几次讲下来,我意识到,对于金融市场还正处于发展之中的国内同学来说,这些理论不仅很超前,而且的确难以把这些理论跟他们的生活以及未来就业联系上,因此,他们对于课程的反映一般,应属情理之中。

  但是,那些教学经历和观察也启发我的思考,如果说今天的中国人还不能像金融理论模型中的消费者那样,能够在众多信贷、保险、投资、养老、理财金融产品中去挑选并找到最理想的投资理财组合的话,那么,在更传统的古代、近代社会中,人们又是如何生活、如何规避一辈子中方方面面的风险,做好养老、病残时期的生活安排呢?金融经济理论是不是对于没有外部金融市场的传统社会的人就不适用呢?

  有一点是肯定的,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单个人生存下去的能力是很低的,天灾人祸、身老病残时你都需要其他人的帮助。所以,为了能够更顺利地活下去,也为了生命的延续,个人必须跟其他人进行跨时间、跨空间的利益交换,即,人与人之间的金融交易是人类活下去的必须。比如,原始社会时期,人靠打猎野生动物、采掘野生果菜养活自己,那种生产方式下,个人时常会数天猎不到动物,如果不是在部落之内人人共享猎摘成果(亦即,部落成员之间隐性地进行跨时间的价值交换),许多个人很快会饿死。

  因此,人际间的金融交易是任何社会都必须进行的,只是实现人际金融交易的形式、方式很不一样,今天我们熟悉的外部市场提供的金融证券只是其中之一。原始社会里,"部落"公有制是一种实现形式,那种安排下,个人没有自己的空间、没有自己的财产,也没有自己的权利,但好处是,在大家都没有自我的架构下,所有东西和果实都共享,让彼此活下去的能力最大化。

  农业社会里,人际金融交易也以人格化的隐性方式实现,其交易范围缩小到家庭、家族这些血缘体系内。家庭、家族之内不分你我,养子就是为了防老,子女即人格化了的保险品、信贷品和养老投资品;亲戚间"礼尚往来"就是我说的跨时间价值交换的代名词。得到一份礼就让你"欠一份人情",下次回送礼时你才还了那份"人情",所以,那种金融交易安排下,交易头寸是以"人情"记下,而不是以显性金融合约的形式记录的。

  当子女是实现跨时间价值转移的最主要方式时,农民规避风险、养老的境况就不是由保险产品的好坏、股票的多少、基金的投资组合诀定,而是由儿子的数量和质量决定,所谓"多子多福"。"四世同堂"之所以是一种理想境界,也因为这样以来,能进行人际隐性金融交易的范围就可以尽可能的大。所以,越传统的农业社会,会在医疗技术允许的条件下尽可能让人口膨胀。

  中世纪时期的欧洲,教会是血缘之外、或者说与血缘网络并行的互助结盟组织,其结盟的基础不是血缘,而是对上帝、对耶稣的共同信仰。教会跟家族、宗族类似,一方面起到经济上的互助、互保,也就是,实现成员间的跨时间利益交换即金融交易,另一方面是促进成员间的情感以及其它非物质交流,给成员提供安身立命的信仰基础。

  因此,现在我们熟悉的由金融市场提供的信贷、保险、证券、基金等等金融产品,并非人际间跨时间、跨空间金融交换的唯一形式,只不过,它们是超越血缘、超越社团组织的非人格化的实现形式:在金融市场上,那些金融公司不管你姓什么、是谁的儿子、读过多少书、有什么意识形态、保留什么政治信念、信过什么宗教,只要你具有交易信用、能够有支付能力,他们就会跟你做金融交易。

  那么,为什么并非所有的社会都选择发展外部化、非人格化的金融市场呢?为什么在传统的中国没有出现现代证券市场呢?这又涉及到人际金融交易的性质、所要求的信用支持架构。仔细思考一下,我们会发现,正因为金融交易是跨时间、跨空间的人际价值交换,是把交易双方在不同时间的收入进行互换,那么,彼此信任是交易是否成功的关键之关键,信用和交易安全是核心基础。换言之,金融交易跟一般商品交易有本质差别,商品交易往往是现货、以现金交易,所以,交易双方即使素不相识,问题也不太大;但是,金融交易一般不是现货交易,而是价值的跨期支付,不能是一锤子买卖,所以,没有互信、没有保证金融契约执行的制度基础,就没有金融交易的发展。

  现代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基金市场等等,是伴随着现代法治制度发展起来的。也就是说,没有支持陌生人之间交易的现代商法、合同法、证券法等方面的发展,就不会有今天我们熟悉的那些外部化了的金融证券市场;反之,金融证券交易在陌生人之间的深化进程,也带来了更多、更深层次的法治要求,促进了后者的演变。在这个意义上,人际间金融交易范围的不同,对社会的文化价值体系、对正式与非正式制度的要求也会不同。

  这就是为什么现代之前,几乎所有的农业社会都有立足于血缘的文化和社会秩序,儒家文化也不例外。血缘关系是一种个人出生之前无法选择的关系,出生在哪家、是谁的儿子、谁的兄弟姐妹、谁的父母、谁的爷爷奶奶等等,这些都不是你能挑选的,也是你一辈子不能改变的。这种稳定和不可选择性,对于还没有外部非人格化法治体系的传统社会来说,是最有利于建立并维护诚信的基础,血缘关系的永恒即是信用。所以,儒家的"孝道"是一种基于血缘的跨时间、跨空间人际利益交换安排,而"三纲五常"所规范的"名分等级"秩序则是支持这种交易体系的文化制度保障。"三纲五常"的安排之下,社会中每个人都有其名分、等级,越位就是"犯上",甚至朝廷法律也明文规定不孝子该杀。这种刚性秩序当然能增加"孝道"下的人际隐性金融交易的安全,父母不用担心在子女身上的投资会没有回报,兄不用担心弟的回报。因此,传统中国社会中,人们普遍对儒家建立的这种刚性交易体系"放心",家庭、家族内的金融交易风险小,这也是为什么这一体系能运作两千多年。

  只不过,儒家的这种刚性体系过于偏重父母、兄长作为"投资者"的权利(甚至权力),压制子女、压制年幼者的权利。只要你出生的时间晚,那怕是晚一点,你这一辈子就永远地位低于先于你出生的人。以至于"五.四"新文化运动,呼唤着"打倒孔家店"、解放个人。特别是,在这样一种隐性金融交易安排下,"养子防老"等于把子女当成了经济工具,家庭的建立、养子等等,都过多受利益驱使,使利益和感情无法分离。其结果只能是淡化家庭的情感功能,侵蚀亲情间的情感氛围。

  因此,虽然家庭、教会、金融市场都能提供人际间的跨时间利益交换,这几种交易安排之间也的确有极强的替代性,但是,它们的利弊差异极大。比如,在儒家"孝道"体系下,人更多是作为投资、保险、信贷交易的载体存在,人首先是经济工具,而人性价值、个人权利和个人自由被牺牲太多。一个人可以因为"不孝"而处死,等于说人存在的唯一价值就是金融交易的载体,就是他的金融工具作用,就是体现"养子防老",不承认超越金融交易载体的人权。

  相比之下,由非人格化的金融市场代替儒家"孝道"体系之后,压在家庭、家族之上的经济交易功能会逐步从家庭、家族剥离,信贷、保险、投资功能都可由金融市场取代,这就是为什么我说,金融市场正在把中国家庭从利益交换中解放出来,让家庭的功能重点定义在情感交流、精神世界上,家应该是情感的天地,是精神上的安身立命,而不是利益交换场。金融市场就是这样让中国文化走出儒家的刚性体系。从这个意义上,"五.四"运动主张的"打倒孔家店"、解放个人,还必须有家庭之外金融市场的发达,否则,"孔家店"还无法被打倒。

  五

  开始从社会的角度理解金融、从金融的角度理解社会变迁之后,我的思想世界顿时热闹了许多,原来文化就是这样随着人类生存的需要而演变、调整的,或者说,文化价值的目的第一是最大化人活下去的概率,第二是最大化个人的自由。也就是说,当生产能力低下、金融交易工具不发达的时候,人们会为了生存而愿意牺牲一些个人自由,比如,以前人们愿意接受部落公有制、儒家"三纲五常"刚性社会秩序。但是,一旦物质生产能力足够高、金融市场足够发达,继续牺牲个人自由、个人权利就没必要,社会文化必然会做相应调整,这也是中国今天的经历。

  这是什么意思呢?刘教授是广州一所大学的历史学教授,他研究中国历代契约的变迁史,其学问之深令在下佩服。2005年,刘教授来耶鲁大学访问一年。期间,他讲到自己的亲身故事。2004年,在上海的内弟结婚,要花120万元买150平米的房子。他的内弟小王和未婚妻都在金融公司工作,年收入加在一起18万,他们手头的积蓄有30万,所以,买房子还缺90万元。那90万元怎么找到呢?

  一种可能当然是小王从银行做按揭贷款,如果做30年到期、年息5%的按揭,小王今后的月供大约4832元,年供不到6万,他们当然能支付,但占小王夫妻未来年收入的三分之一。

  不过,小王和未婚妻不愿意做按揭贷款,他们跟父母说,如果做按揭贷款,让他们不是一结婚成家就背上月供的包袱吗?小王的父母想想,觉得也是,不能让年轻夫妻背上这么重的担子!正好他的父母年纪60出头,已退休,手头有60万养老用的积蓄。就这样,小王父母拿出手头60万的积蓄,刘教授夫妇把手头仅有的20万积蓄贡献出,另一位亲戚出10万,给小王买上150平米的房子。

  当然,刘教授的故事对中国人很普通,没有什么稀奇。只是这种安排改变了小王大家庭的关系和性质。第一,刘教授现在一想起这事就恼火,作为历史学教授,自己的收入不高,20万的积蓄是他当时所有的钱。他说自己在广州的房子还不到70平米,凭什么他要把自己所有的积蓄供他内弟买那么大的房子?所以,从那以后,提起他内弟,首先想到的是他过去的积蓄,而不是他跟内弟的感情有多么好,况且也因为那笔钱使刘教授跟夫人的关系紧张!

  第二,本来,小王父母可以把自己的60万养老钱理财投资好,等再年老之后,自己能有钱养活自己,也能有自己的尊严。但是,现在钱都给了儿子,今后的养老就只能靠儿子、女儿了,也就是说,不管今后跟媳妇、女婿是否处得好,也没有别的选择,只好跟他们一起住,或者靠他们供养,等着他们给钱。这样,本来可以自立养老的小王父母,今后就只能看别人的脸面养老了,不能有自己的自主生活空间,不能想怎么花钱就怎么花了。

  同样糟糕的是,正因为小王这么容易就得到90万元的帮助,让他无法感受到靠自己劳动养活自己的责任,那看似"免费午餐"的90万,只会培养懒惰。

  而如果小王是通过90万按揭贷款,表面看会给小王夫妇带来月供压力,但是,这种压力不是坏事,会迫使小王奋发向上,培养"自食其力"的个人责任。同时,这也让其父母留住养老钱、年老后有自尊的财产基础,可以理直气壮,不需要看子女的脸面。另外,对刘教授夫妇来说,他们的关系就不会出现紧张,也当然不让刘教授一想起内弟就想到自己失去的积蓄。

  实际上,这两种安排,给每个人带来的自由度也截然不同。试想,小王拿了亲戚的90万买了大房子,他们夫妻俩今后消费什么东西,亲戚自然有权过问、有权管,就像刘教授抱怨小王的房子比他自己的大很多一样!等小王父母更老、靠子女的钱养老时,他父母花钱也会受到儿子、媳妇、女儿、女婿的监督,花别人的钱能那么自由吗?

  总之,儒家主张的靠血缘网络内部来互通有无,来实现人际金融交易,最终不能激励每个人奋发向上,培养的是等待"免费午餐"、搭便车精神。比较而言,外部金融市场更能逼着每个人去"自食其力",也为个人空间、个人自由的最大化提供基础。

  六

  小时候,父母都会教我们不能借钱花、要"量入为出",还有就是要多存钱。在中国文化中,借钱总是件很负面的事,透支、负债、欠钱等等是一些贬义词。或许正因为此,证券类金融市场在我们的历史上没有机会发展,一直受到抑制,金融学更是不能走上正堂。

  这些年我学到,借贷类金融交易原来是,帮助借方把一次性大的开支平摊到今天和未来许多年月上,让一次性大开支不至于把个人、企业或者国家压垮。就像小王买房要120万元,这种开支的确很大,但买下之后,不只是今天享受,未来许多年也会享受其好处,所以,通过按揭贷款把这些支付压力平摊到未来30年,不是让"享受"和"成本"在时间上更匹配吗?这本应该是一件纯经济的正常事情。

  到今天,借贷金融对个人、对家庭、对企业的贡献,仍然被低估。但是,如果做客观分析,我们会发现借钱花也可以是好事,在某些情况下,甚至是更好的选择。

  在国家层面,过去我们总认为,国库真金白银越多的国家,就越强大;要借钱花的国家,是弱国。冲击我这种观念的是下面这段历史。如果我们把公元1600年左右的国家分成两组,一组是国库深藏万宝的国家,像明朝中国在那时国库藏银1250万两(尽管明朝当时快要灭亡)、印度国库藏金6200万块、土耳其帝国藏金1600万块、日本朝廷存金1030万块;另一组是负债累累的国家,像西班牙、英国、法国、荷兰、各意大利城邦国家。那么,从400年前到19世纪、20世纪,哪组国家发展得更好呢?当年国库藏金万贯的国家,除日本于19世纪后期通过明治维新而改变其命运外,其他的到今天还都是发展中国家,而当时负债累累的却是今天的发达国家!

  莫非中国以及其他发展中国家今天又是外汇储备数万亿美元,而西方发达国家负债累累,在未来几个世纪还要重演过去数世纪的历史?关键看中国今后如何利用债券市场以及其他证券市场了,看中国是不是从这次全球金融危机中因噎废食、得出"抑制金融创新是上策"的结论了!

  回过头看,正如我在《治国的金融之道》一文中谈到,我们中国是这么喜欢存钱,以至于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1842至1848年间朝廷每年的财政盈余还在1500万两银子以上,这种年年财政盈余状况一直持续到1895年。按理说,第一、第二次鸦片战争失败的教训,即使没有逼着朝廷把未来的收入借过来加快国力发展,也至少使他们愿意把岁入都花掉搞发展,而不是还想着往国库存钱!到最后,晚清也像宋朝、明朝末年那样,战争开支和赔款实在太大,在历来因为不用发债融资而使中国债券市场没机会发展的状况下,朝廷无法用债券把那些大支出的压力平摊到未来。过不了支付压力这一关,清朝就只好垮台。

  这些历史不断引发我对金融的兴趣和思考。为什么借债花钱使西方国家不仅没垮,反而强大起来?后来我认识到,美国就是近代最好的例子。不只是今天的美国虽然负债全球第一却是最强大的国家,美国立国之初就是靠负债幸存下来,这应该跟中国各朝代的经历正好相反(中国历朝之初国库满满,但之后每况愈下,到最后财政危机终结朝代;而美国立国之初就负债累累,之后不断利用债券市场透支未来,而且还透支越来越多,可是其国力却越来越强)。

  我们一般熟悉美国于1776年7月4日宣布从英国独立,1787年的宪法大会通过美国宪法,等等这些政治史实,但未必了解金融借贷对美国历史的支柱作用。

  美国独立的起因当然是英国对北美殖民地的征税权失控,殖民地人必须向英国交税,但却没权选举代表进入英国议会,去参政、议政、立法。这一背景很重要,因为这决定了美国独立战争以及之后政府的开支不能靠大规模加税来弥补:如果新成立的政府也要加税,为什么还要独立呢?所以,各届大陆会议(Continental
Congress,独立运动、独立战争期间的决策机构)只能靠多印纸币、借债,来找到财务支持。但是,那时期既没有联邦政府、更没有收税机构,"大陆币"、战争债难以有市场,在1776至1787年间不断出现的债务困难,几次都差点让独立运动破产,差点迫使北美重回英国的怀抱!

  稍微细看,我们知道,1763年开始,英王乔治三世通过一系列法案勒紧对北美殖民地的控制、加大征税,由此激发殖民地人的反抗,导致诸如1773年"波士顿倾茶事件"(Boston
Tea Party)、1775年列克星敦(Lexington)枪击案等关键性事件,使得北美对英国的敌意一发不可收拾。1775年6月15日,第二届大陆会议选举华盛顿作大陆军总司令,正式与英军作战。

  1776年3月17日,为了避免战争对波士顿伤害太大,华盛顿请求把战场转移到纽约。英军接受请求,转移战场。当第二届大陆会议于7月4日宣布美国独立时,华盛顿正在纽约曼哈顿南端,其军队士气得到了及时的鼓舞,因为就在那时英国皇家海军正在汇集100多艘战船、3万多正规军,集中攻打守在曼哈顿、几乎没有受过正规训练的华盛顿的一万大陆军,而且大陆军也没有任何战船。8月27日,皇家海军轻而易举地夺下长岛,大陆军惨败。之后,华盛顿采用边退、边打游击战的办法,开始了跟英军的拖延战术。

  实际上,宣布独立不久的美国,更大的挑战不在跟英军的战场上,而是在经费的来源上。起初,第一届大陆会议考虑过在各州征税,但因上面讲到的原因被很快否决。独立战争开支主要靠以下几方面来源,第一是由政府发行"大陆币",在1775至1780年间共印了37次"大陆币";第二,由大陆会议政府发行债券,1775年发行首批公债用于买军火;第三,是十三州(殖民地)的份子贡献,由各州自己发行战争债提供;第四,从法国借来的贷款;再就是给士兵、给供货商写欠条。

  只是在1780年末之前,政府债已经没人买了;各州也弹尽粮绝,不愿再发债奉献了;大多数士兵的服役期到年底就结束,不愿再收欠条作军饷;眼看大陆军就要失败,几乎没有人再愿意接受大陆币。

  就在独立运动要告终之际,华盛顿派助理前往法国,成功说服法国国王再借美国250万法国金币。法国贷款没到之前,这一消息让后来成为美国第一任财政部长的亚历山大*汉密尔顿先将其做抵押,立即通过再贷款得到救命钱,让独立军维系到次年9月。最终,在法国海军的支持下,大陆军于1781年9月在南方港口城市约克镇打赢关键一战,从此扭转独立战争的局面,迫使英国于1783年9月签署《巴黎条约》,承认美国独立。一个年轻国家就这样靠举债幸存下来。

  1783年独立战争正式结束了,但是,建国的挑战却刚开始。如果说今天的全球金融危机是因美国联邦政府、地方政府、企业、家庭写"借条"太多,因债务泛滥而产生的,那么,1783年时的美国货币、"借条"、债券种类并没少多少,仅各类战争债、州政府债、社区债所用到的支付货币就五花八门,有以"老大陆币"、以"新大陆币"、以墨西哥银元、以西班牙银元、英镑,有的债券干脆就没注明以什么货币支付。整个金融市场一片混乱,许多债券的价格不到其面值的10%,基本没人问津,商品市场也没有秩序。这种乱局严重影响人们对美国前景的信心,挑战新共和国的命运。

  1790年1月,年纪33岁的财政部长亚历山大.汉密尔顿,向国会递交一份债务重组计划,宣布在1788年宪法通过之前美国发行的所有债务,包括联邦与地方政府发的各种战争债、独立战争军队签的各类借条,全部按原条款一分一文由联邦政府全额兑现。为了实现承诺,联邦政府发行三只新债券,头两只债券年息6%(一只于1791年1月开始付息,另一只到1801年才付息),第三只债券只付年息3%。换言之,由这三只可以自由交易的债券取代原来五花八门的战争债,大大简化新国家的债务局面。

  今天看,汉密尔顿的债务重组举措,好像只是一种简单的债务证券化运作,但是,他的天才创新在于,这三只债券埋下了纽约证券交易所、也就是"华尔街"的种子,因为这些债券从1790年10月上市交易后,加上次年由汉密尔顿推出的"美国银行"(Bank
of the United States)股票,立即将市场的力量聚焦在这四只证券,强化价格发现机制,提升流动性,集中展现市场活力。从此,美国资本市场一发不可收拾,为之后的工业革命、科技创新效劳。

  美国金融之父汉密尔顿的创举的意义也在于,他让这三只债券成为反映美国未来前景的晴雨表,债券价格就是市场对美国未来的定价。----
汉密尔顿之兑现过去所有战争债的承诺,振奋了市场对美国未来的信心,使这些债券价格随即猛涨,为更多的政府融资广开财路!

  债券市场先于其它证券市场发展,而债券市场又起源于战争融资需要,早期英国以及其他西欧国家是这样,后来的美国还是这样。

  那么,从美国的经历中为什么我们能理解到,230年前负债累累的美国以及400年前债负压身的西欧国家,反而在那之后胜过当时国库满满的中国、印度呢?我的思路包括以下两方面。

  第一,国库钱越多、朝廷银库越满,国王、皇帝肯定能专制,而且也会更专制,因为他们不需要靠老百姓的钱养着;相反,越是朝廷欠债累累的国家,其国王、政府就必然要依赖老百姓交税、有求于百姓,这最终能制约国王的权力、促进民主与规则的发展。如哈佛大学教授Richard
Pipes在《Property and
Freedom》中所说,之所以民主法治能在英国兴起,就是因为在英国皇家把土地权逐步卖掉之后,国王不得不每年与掌握征税权的议会交涉。就像在当初美国一样,一旦国家负债累累,而老百姓又不得不交税的时候,连那些本来不关心政治的公民也不得不关心政府的权力、自己的权利,交税是提醒公民权利、感受政府权力的最具体方式。不需要征税也能自己富有的君主或者政府,其制度必会走向专制。

  第二,就如当年美国三只国债所表现的,这些国债的存在与交易给市场提供了评估其政府政策与制度优劣的具体工具,通过国债价格的上涨下跌,立即反映市场对国家未来的定价。只要国家的负债足够高、只要继续发债的需要还在,国债价格的下跌必然逼着政府对其政策或法律做出修正。公民投票是民主制度的重要形式,但投票无法天天进行,而证券市场对国家的监督、评估、定价却是每时每刻的!美国和英国的兴起如此,其他西欧国家的经历要么也如此,要么就被金融市场所教训!

  负债累累的政府是一个权力难以扩张的政府,因为负债后,一方面政府就得面对债券市场,另一方面就得征税,就得面对纳税人。或许,负债、债券市场、征税、纳税人,这都是民主宪政的砖瓦。看来,金融不只是能帮助一个国家平摊一时的支付压力,还能促进制度的良性发展。

  七

  回头看,对金融的认识、理解,花了我二十余年时间。1986到2001年间的数理金融理论训练和研究,给了我分析人、社会、经济的科学方法和基本框架,让我认识到人生一辈子效用函数的最大化是人的行为的终极目的,而达到这一目的的手段和工具在不同时期、不同社会不一样。这一分析框架或许就是一把钥匙,帮助我认识社会、文化、历史还有其它,包括反思和审视我们习以为常的许多观念,也包括再思考企业和国家的治理战略。

  本书收集的正是这些年反思、审视、研究、讨论的结果。

=======================================================

  致谢

  本书共收集我在2008年末之前写的相关文章,都是围绕金融、关于金融。各章节在结构上相对独立,因此,即使挑着章节读,基本不影响其可读性。由于这些文章起初是为不同媒体而写,因此除了注释所用数据资料的来源之外,基本没有能够一一给出相关参考资料和文献,这是本书的最大遗憾,希望各位同仁能够凉解。

  在本书各章的写作中分别得到了很多朋友和同仁的帮助,比如,李利明、文冠中、龙登高、郭宇宽、曾人雄、张磊、朱武祥、王永华、张维迎、林毅夫、卢峰、陈平、熊鹏、石明磊、韦森、陈雨露、梁晶、吴冲锋、李玉、谢平、王巍、徐林、周年洋、汪姜维、张信东、李云龙、周程、刘凌云、冯玉、赵灵敏、谷重庆、曹惠宁、范文仲、李健、张宏、岳峥、袁为鹏、彭凯翔、孙涛、周克成、岑科、宋澄宇、张福山、高平阳、杜凯,等等,还有许多其他朋友,这些朋友时常是我文章的第一读者,他们因为是我的朋友而付出了很多代价,在此一并向他们致谢。茅于轼、吴敬琏、袁伟时、朱学勤等老前辈也时常给后学以指导,这是本人一辈子的荣幸,也不甚感谢。另外,特别感谢李利明,他是本书各章的总编辑,纠正了本书初稿中的众多错字,提高了可读性。当然,我也要感谢《经济观察报》、《新财富》、《财经》、《证券市场周刊》、《南风窗》、《南方周末》、《21世纪经济报道》、《证券日报》等杂志与报纸读者的支持。

  最后感谢我夫人王蓓、女儿陈晓(Tiffany)和陈笛(D.J)多年的支持,感谢在湖南老家以及南京岳父母家的多位亲戚,他们总是我靠得住的粉丝。


Things you can do from here:

Subscribe to 陈志武 using Google Reader
Get started using Google Reader to easily keep up with all your favorite sites

--
~~~~~~~~~~~~~~~~~~~~~~~~~~~~
http://bczc.blogspot.com
~~~~~~~~~~~~~~~~~~~~~~~~~~~~

2009-08-07

宁可:历史上的中国

via 恒甫学社 by 恒甫学社 on 8/6/09

宁可:历史上的中国
2009-08-06 宁可 光明日报 点击: 132

演讲人:宁可,1928年生。1953年起在首都师范大学历史系任教,现为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高校教学工作,担任过中国通史、隋唐五代史、中国经济史、史学理论、敦煌学等课程的讲授,从事中国历史、史学理论、敦煌学的研究。发表论文数十篇、专著教材数种。著有《宁可史学论集》、《敦煌社邑文书辑校》等。编有《中华五千年记事本末》、《中华文化通志----地域文化典》、《英藏敦煌文献》、《敦煌学大辞典》等。

演讲地点:国家图书馆文津讲坛

了解历史上的中国,有许多途径,其中之一是从整体上,从历史发展全过程的角度,看看中国在历史上有些什么值得注意的、属于中国所特有的现象?或者说,与其他国家的历史相比较,历史上的中国有些什么样的特色?

  这些现象或特色有时往往是很普通的、常识性的,时常挂在口头上而成为人们的共识的,如"地大物博人众","历史悠久"之类。但却不能因其普通或属于常识就认为不重要。描述某些重大的特有的历史现象或特色并不困难,但它们何以形成?其深层的内涵是什么?经历了什么样的发展途径形成了今天的现实?它们又给我们今天的发展带来什么样的影响?这些问题都需要深入探索。在这里我只是描述一些重要的、普通的、常识性的历史现象或者特色,提出一点思考、发掘、探索的线索。

在历史上,中国同世界其他大国不同,始终是一个国土辽阔的大国

  从国土面积看,中国是当今世界上的第三大国。大陆及岛屿面积960万平方公里,以大陆和岛屿计,只小于俄罗斯和加拿大,但超过美国、巴西和澳大利亚,是印度的三倍,同具有四十几个国家的欧洲相差无几。

  上述那些当今世界上国土最大的国家,都是近代形成的。中国则不同,从悠远的古代开始,中国就始终是个大国,而且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还是世界上最大的大国。其他一些历史上出现过的大国,几乎都是经过一段或长或短的时间就消逝了,只有中国一直延续下来。而且在一段长时间内,即从公元前后到18世纪,也就是中国的封建时期,中国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大国。而在两头,即公元前和18世纪近代资本主义兴起之后,中国是大国,但还不算是疆域最大的大国。

  在东半球的北温带,有一条长达一万千米的宽阔地带,西起地中海中部,向东一直延伸到中国。古代文明和近代以前的诸多大国就是在这带兴起,可以称之为古文明带或古大国带。

  如果分析一下中国以外的这个地带的近代以前的世界大国,有四个共同性的情况值得注意。

  第一,从自然条件看,这些大国形成的地区,主要是意大利半岛、埃及、巴尔干半岛、小亚细亚、两河流域、伊朗高原、印度河恒河流域等,每个地区都可以发展农业,繁育较多的人口,都可以形成一股强大的政治力量和军事力量。由于各地区之间地形阻隔不大,交往与民族迁徙不难,商业来往亦频繁,因此某一地区的力量强大起来以后,可以向其他地区扩展,乃至延伸到西北面的西欧,中部的黑海以北乃至中亚南部。一个地区兴盛起来的力量一般扩展到两个地区以上,即可以形成历史上的大国。但是,这个地带中的任何一个地区对其他地区并不占有面积、人口、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较大优势,因而缺乏一种能长久维系不同地区的力量。

  第二,这个地带民族众多、种属不一、变化多端、迁徙不已。这些不同的民族,有些是在这个地带各地区之间,如巴尔干、小亚细亚、两河流域、伊朗高原和印度半岛之间迁徙,但更多的是自这个地带北面的森林草原地带、干旱草原地带南下,经过法国、阿尔卑斯山、喀尔巴阡山、高加索、中亚南部进入这个古文明带;此外,这个地段以南的阿拉伯半岛上的游牧民族也北上西进。因此,这个地带充满了民族和文化的置换,呈现出多元化的态势。而历史上出现过的众多民族,往往在这种复杂纷繁的交往中消失,让位给新来的民族。这种情况,尤以地中海东岸、两河流域乃至波斯这一带为最。

  第三,这个地带中的各地区文化相别,而且一般说来文化都相当发达,彼此间可以交流影响,也可以一方完全被消灭,但完全融合则很困难。最极端的如犹太民族和犹太文化,在中东地区历史久远,尽管一度被驱逐消灭,却扩展至全世界,最后终于又回到中东,顽强地生存下来。因此,好些地区虽在一段时期内同属一个大国,但其文化性格却是相别的,具有独立性,一旦大国统治削弱或者崩溃,这些不同文化地区就出现了分离的局面。

  第四,这个地带各个地区经济上的差别也很大,而且各具独立性,把它们联系起来的是商业,商业交往的需要成了大国征服其他地区的一种因素,然而商业的交往并非必须有统一的大国,换句话说,统一的大国并非必须靠商业的联系。像古代希腊地瘠人少,其繁荣、强大和文明的先进,相当大程度上得益于葡萄酒和橄榄油与东地中海沿岸各地区的粮食相贸易。但是希腊并没有去建立大的统一国家,至多是在东地中海和黑海建立一些殖民地。就连希腊半岛也是城邦林立,最大最强的也不过三四十万人。直到马其顿崛起时这种局面才一度改变。这个地带跨地区大国的建立和维持,更多地是靠军事的征服与政治力量的统治,这类大国要维系一个很长时间是困难的。

  因此,这个地带近代以前虽然出现过很多大国,但并不具有统一的趋势。相反,倒是分离的趋势占了上风。反之,历史上这里成了世界上大国争夺的地方,由于地区内的矛盾和大国的插手而纠纷不断,战火不息,成为世界上最不稳定的地带。

  作为历史上的和当今的世界大国,中国与上述古代的大国和近代的大国都不一样。恐怕是惟一的古代而兼现代的历史大国。

  第一,与上述那些古代大国不同,中国在历史上一直只有一个而不是几个核心地区。而且这个核心地区面积广大并不断扩展。最早是在黄河中下游,夏、商、西周就是凭借这个地区成为奴隶制时期的大国的。春秋战国时期这个核心区域开始扩展到长江流域,加上周边地区,后来形成了版图大大超过先秦的西汉帝国,此后又扩大到东南沿海和珠江流域。这个核心区域是世界上有数的大农业区,在古代,则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业区,人口众多,民族主要是汉族,经济实力雄厚,文化高度发展,并且具有共同性。因此,这个地区就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扩大发展而兼统一和凝聚是它的主要历史走向。

  第二,汉族以外的其他民族多数分布在这个大核心区的周边。其经济文化发展程度都不能同核心地区相比。中原的"花花世界"、"上国衣冠",对周边民族有莫大的吸引力,形成一种向心的而不是分离的趋势。当在这个核心区所建立的中原王朝力量强大时,就控制了这些周边地区,使之纳入自己的版图,从而加强了周边与核心地区的联系。当周边地区的民族(主要是北方和东北方的民族)强大而适逢中原王朝衰微与发生动乱时,则往往进入核心地区,并建立自己的王朝。这也同样加强了核心地区与周边地区的联系。而且周边民族一旦进入中原,他们原有的经济及生活方式,往往就在先进的汉族影响下改变为中原的农耕与生活方式,经过一段时期,这些民族及其文化便与汉族及其文化相互融合。

  第三,东亚大陆面积广阔又有一个大的核心地区,而且是坐西朝东,背向亚欧非其他文化区域,比较遥远的距离与其间绵亘着的青藏高原、中亚沙漠、横断山脉和热带丛林的阻隔作用,使得东亚地区可以少受其他地区的影响。西方和南方的文化可以渗入但不致倾泻而来,因而可以逐渐渗透融汇到原来的文化之中,不致引起破坏或发生激烈的冲突,反而使得原有文化能从中吸收营养,并逐渐成为原有文化丰富和发展的因子,源于印度的佛教的传入及其中国化就是明显的一例。

  第四,东亚大陆的核心地区经济发达,交通便利,形成一个大的经济区,周边地区的游牧经济、原始农业经济乃至采集渔猎经济与核心地区的农耕经济与手工业经济有互补作用。这个地区内部的经济具有很大的自给性质,而贸易则具有互补性质,基本需求在地区内部都可以满足。而对西方、南方的长途贸易,输出的主要是丝绸以及后来的茶叶、瓷器,输入的则主要是珍宝香药。这种贸易在历史上很著名,但在东亚经济、贸易总体中所占的份额并不大,影响也有限。

  总之,中国古代虽然也不断出现各种矛盾、战争、征服、分裂,但从总体上和历史的全过程来看,作为一个历史大国,中国具有稳定性、延续性和发展性,同前述世界历史上的其他大国是不同的。这个特点,不仅对中国历史有很大影响,而且对今天的中国也有很大的作用。

我国国土面积,与具有四十几个国家的欧洲相差无几

在历史上,中国的地域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大农业区,因此一直也是人口众多的大国

  中国今天是人口居世界第一的大国。在历史上,中国一直比同期的其他大国人口多,始终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从人口的分布来看,古代中国人口最密集的地方是长城以南,贺兰山、陇东川西山地和横断山脉以东的地区,即过去的明朝南北十三布政使司和两京师,清朝的本部十八省地区,即黄、淮、海、长江、珠江流域、东南沿海和云贵高原,这片地区面积大约占今天中国总面积的43%,可人口却占今天中国总人口的88%。

  中国能在这样大的地域里容纳如此多的人口,因为这里是世界历史上独一无二的大农业区。在历史上,农业远比其他经济形式(畜牧、渔猎)能容纳更多的人口,几亩地可以养活一个人,而40亩草地才能养活一头羊。农业能容纳大量人口,也需要大量人口。而且中国古代的农业有个很突出的特点,可称之为大陆集约型农业,即在广袤的大地上,把土地分成小块,以一家一户作为生产单位,进行精耕细作。这种类型的农业需要大量的劳动力,也可以容纳大量的人口,因此对人口的增长是一种刺激因素,以致在古代,中国的人口一直超出其他的大国很多。

  人口多好不好?这要具体分析。

  人口多,劳动力也多,在生产力要素中,人的要素占有重要的乃至决定性的地位。生产力的发展需要增加人口,人口多,反映了生产力发展的程度,这在古代手工操作、简单劳动为主的农业社会尤其如此。甚至在工业社会初期也是如此,

  然而,即使在古代国家,人口数量也不能无限制地增长,在一定的历史时期,一定的国土面积、资源、生产力发展的水平等所能供养的人口是有一定限度的。在这个限度以内,人口的增长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超出这个限度,即使在古代,也会出现人口过剩。这种人口过剩又会阻滞生产力的发展。

  人口多,古代有些需要大量人力的事就好办些。中国历史上以兴建巨大工程、设施而著称,长城、道路、水利工程,乃至宫室、陵寝,动辄征调数万、十数万、几十万甚至成百万人来兴建,而多在较短时间里完成,没有巨量人力,这些事是办不成的。战争,在古代双方技术、装备、战法差不多的情况下,往往也是人力数量的拼搏。战国时期,一场战争动员几万人,十几万人甚至几十万人是常事,秦赵长平之战,秦一次即坑杀赵降卒40万人。王翦攻楚,一个秦国就发兵60万。汉武帝马邑之谋,在代北一地即出动兵员40万包围匈奴骑兵。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只有在中国才有可能。

  人口多也有难处。人口多,消耗也多,需要的物资多,生产的很大一部分物资都需提供人们生存的需要,用于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用于发展的就少了。在劳动生产率不高,产品不丰富的古代,能用于发展的物资积累就更少了。而人口多,劳动力多的古代,劳动生产率和剩余产品率的提高相对来说更困难一些。在古代前期,因为中国是大国,人口多,地方也大,可垦地还多,资源、自然条件也还适应,人口增长与生产力发展水平还能适应。宋代以后,可供开发的地区少了,人口压力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出现。到了近代与现代,这个问题就更加突出了。人口多了,剩余产品增加得少了,能用于发展的比例不大,社会进步受到影响,人口素质的提高也慢,而这又反过来影响了社会的进步。

历史上中国是农业大国,图为南北朝发明的耙、汉代的铁犁和唐代的曲辕犁

与世界上其他多民族国家不同,中国这个多民族大国是各民族在长时间内共同缔造的

  中国众多的人口,是由许多民族构成的。今天中国有56个民族,历史上就更多了,这在世界上是少有的。中国是个多民族国家,这一点,对中国历史来说很重要。

  中国这个多民族国家,与其他的多民族国家比较起来,有以下一些特点。

  第一,汉族大概占全国人口的91%,少数民族占9%左右。汉族集中居住的地区约占全国面积的一半,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约占全国面积的50--60%。这与俄罗斯、美国、印度等其他多民族的国家情况都不太一样。

  第二,汉族不仅占了全国人口的绝大多数,而且集中居住在全国的核心地区----东部地区,包括松辽平原、海河、黄河、淮河、长江、珠江流域、东南沿海地区和云贵高原(东北历史上不在核心区内)。这块地区约占全国总面积的一半,人口密度大,经济文化发达。少数民族在这里也有相当数量,但多采取大杂居、小聚居的形式。边沿地区则为少数民族聚居区,如内蒙古、新疆、宁夏、青海、西藏、广西、云南。这些地方约占全国总面积的一半,人口则只占全国人口数的十分之一。其中汉族占了相当的比重,有些地方超过了少数民族的数量。

  全国有一个比较先进的主要的大的民族,又主要居住在一个较大的核心地区,这对于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形成与维系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这一点与前苏联和印度都不同,原来的印度后来分成了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三国。由15个加盟共和国组成的苏联解体了。像南斯拉夫这样的多民族国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形成,经历了70年,结果很短期间就分解成了五六个国家。

  中国古代民族发展的大势大概是这样的,汉族最早起源于黄河流域,逐渐四向拓展,其形式就像滚雪球,越滚越大,主要方向是朝南,先到长江流域,东南沿海,然后再到珠江流域、云贵高原。在这种滚雪球式的发展中,由于汉族经济文化发展程度高,融汇了当地许多少数民族,使汉族不仅活动地域越来越大,人口也越来越多。另一方面,北方游牧民族和东北方向的民族则波浪式地一波一波地向南推进,与汉族接触,其中相当大的一批,或定居塞下,即蒙古高原与华北的结合部,或再进入中原,建立政权。这批边沿民族终于或先或后地融汇于经济文化水平较高的汉族。这也使得汉族分布的地区越来越大,人数越来越多,以致形成了今天汉族占全国人口的绝大多数而地居重要的核心地区的局面。

  这种民族的滚雪球式和波浪式的运动,再加上核心地区的经济的和政治的因素起作用,带周期性的内乱和农民大起义的交替,形成了中国历史上时间空间结合的脉动现象。其直接的表征即为重要王朝的更迭。一个强大的中原王朝,四向扩展,顶住了北面(包括西北和东北)方向少数民族的南下浪潮,彼此进行交往、战争和融合,而把自己的版图扩展到边缘地区。中原王朝衰落时,内部矛盾严重,往往爆发农民大起义和统治阶级之间的内战。这时,北方民族往往乘机越过长城进入中原,形成少数民族统治黄河流域乃至中国全境的态势。这使得少数民族与汉族的交往加强,融合加快。在这种情况下,边沿地区当然也属于这些少数民族政权的版图,这对边沿地区少数民族与汉族的交往与融合也有积极作用。在这样的政权更迭与动乱中,汉族则大规模地南徙,也形成一种波浪式的南下,并与南方的少数民族融合,使得中国版图向南和西南方向扩展。这样就形成了中国历史上一种时间和空间结合的脉动现象----扩展、收缩、再扩展。但不论是收缩还是扩展,边缘地区与核心地区的联系都在加强,边沿地区也正是在这种脉动中逐渐进入中国的版图,而且其与核心地区的关系越来越巩固。今天中国的疆域,是在18世纪的清代确定的,但在此之前的几千年中,这个版图已经在逐渐形成之中,并非简单地仅靠一时的战争或征服而形成,它实际上是各个民族长期交往、融汇的结果。这同那些古代多民族大国多靠军事征服不同,同近代多民族大国的形成是靠对殖民地的征服、掠夺或移民的情况也不一样。中国悠久的历史是中国各民族共同创造的。中国这个多民族大国是各民族在长时间内共同缔造的。

步辇图中描绘了唐太宗李世民接见松赞干布的求婚使者的场面


Things you can do from here:

Subscribe to 恒甫学社 using Google Reader
Get started using Google Reader to easily keep up with all your favorite sites

--
~~~~~~~~~~~~~~~~~~~~~~~~~~~~
http://bczc.blogspot.com
~~~~~~~~~~~~~~~~~~~~~~~~~~~~

北风:中国互联网的“明信片”运动

> via 牛博山寨头条 by 北风 on 8/5/09
>
> 刊于8月6日《时代周报》
>
> 7月31日,网友郭宝锋,被其家人取保候审回家。郭宝锋因在网上传播"严晓玲遭轮奸致死"相关信息,7月16日被福州马尾警方以"涉嫌诽谤罪"拘留。知名律师刘晓原在其博客中说,郭宝锋是被网友用明信片"喊"回了家。近两个星期以来,"明信片"成为中文推友(Twitter用户)圈最热门的词汇之一。
>
> 郭宝锋在Twitter的用户名是amoiist,他是一个比较知名的中文用户。他是继游精佑等人之后因同一个案件第6个被马尾警方抓捕的网友。他16日当天在推特上发出的最后两条信息是用英文写的:当天早上5时,他发出求救信息"i have been arrested by Mawei police, SOS"(我被马尾警方抓捕,求救),20分钟后,他再发出一条信息"Pls help me, I grasp the phone during police sleep"(救命,我在警察瞌睡的时候拿到电话),此后,这个用户沉寂了15天。
>
> 两条信息牵动了Twitter中文用户的心。基于对郭宝锋的了解,没有人相信他的言论会触犯刑法,网络传播信息却招致牢狱之灾的遭遇也激发了同为推友的义愤与同情。当天上午,就有网友接连转发"郭宝峰,你妈妈喊你回家吃饭"以示抗议。就在郭宝峰被抓捕的当天,"贾君鹏,你妈妈喊你回家吃饭"这句话在百度魔兽吧爆红,成为网络流行语。这句话此时与郭宝峰的个人遭遇产生了奇妙的结合。中文推友接连转发的"妈妈喊你回家吃饭",不仅仅是亲情的呼唤及孩童时的记忆,也表达了对自由的向往。
>
> 到了22日,在网友们的协助下,郭宝锋的家人被警方告知郭宝峰关押在福州第二看守所,郭宝锋向外传达了他拒绝承认有"诽谤"性的信息,郭宝锋希望家人能寄些衣物及零用钱。这些信息都由其家人通过Twitter得到及时披露。推友们的线下声援行动随即展开。
>
> 当天,即有推友提议给郭宝锋写信以示声援。网友"北风"提出发起"一人一张明信片,喊郭宝锋回家"行动的倡议―-在所有寄出的明信片当中,都写上"郭宝峰,你妈妈喊你回家吃饭。"北风公布了福州第二看守所的详细地址,建立了一个寄送明信片的登记及展示页面,所有寄出明信片的网友,都可以将明信片的照片拍摄下来,上传到网络后,将姓名及图片网址登记在展示页面上。"北风"认为,即使在看守所的郭宝锋不能收到明信片,网友也可以通过展示页面体现活动的效果。网友"安替"在当天即寄出书籍及明信片,一场由网络发起的线下展示网络意志的"明信片"活动就此展开。
>
> 更多的线下活动也在推动着"明信片"活动的开展,深圳网友张扬(Twitter用户名为digitalboy)甚至在自己的购物网站(http://www.geekcook.org/)上打出标语支持郭宝锋,并且向网友承诺,只要给郭宝锋邮寄一张明信片,只要有照片为证,张扬先生就送出一件自己设计制作的T恤衫,数十人名网友得到了张扬寄出的礼物。
>
> 在活动展开的同时,网友也同时发起募捐,为家境贫寒的郭宝锋筹措费用聘请委任律师。几乎在同一时间,发生在山东的一个相同性质的案件"曹县帖案"取得戏剧性的进展。24日,主角段磊获释,曹县检察院以现有证据不足不宜公诉为由撤回起诉,办案相关的7名人员被问责。"严晓玲案"同案的几名律师于29日发出"法律意见书",要求福州马尾公安局汲取段磊诽谤案的教训,撤销网民诽谤案,不追究网友刑事责任。
>
> 7月30日,郭宝锋家人接到警方通知,称可于31日为其办理取保候审的手续。31日下午,郭宝锋在写下保证书,家人办理完取保候审手续后,走出了福建第二看守所。据网络展示页面的不完全统计,数以百计的明信片被寄往了这个看守所,寄出地涵盖了超过十个国家和地区。
>
> 郭宝峰获释后在Twitter上表示,所有寄给他的明信片均被看守所扣留,他并没有收到任何明信片。没有人可以估计,在在短短一周内寄往看守所的数百张明信片对郭宝锋的获释起到什么作用,但发起者之一的北风认为,这次"明信片"行动,毫无疑问已经将越来越强烈的网络民意转变成现实中的力量。
>
> 《华商报》一篇评论认为,寄送明信片这种"行为艺术"表达的是一种公众的关注。评论说:"这就是眼光的力量。眼光的力量在于见证与记录,所有的罪行都害怕见证与记录,罪行总是喜欢躲在阴暗的角落悄无人知地进行,它总是害怕被围观被人关注。"评论同时鼓励这种行动:"请相信眼光是有力量的,在你感觉无力的时候,务必不要忘记用你的眼球去追求人间正义,别人受害你看着,你受害才会有人看着你,当每一个人都不是单独无援的原子,而是被邻里守望的眼光看护着,罪恶会因此而收敛。"
>
> 紧接着发生了"公盟"事件,公盟及其主办者许志永等人受到了特别待遇,网友们又发动给许志永等人寄送明信片。网友们的"明信片"行动对象不仅限于郭宝锋,而是走向了更纵深及更广泛的层面。北风认为,网友寄送明信片的行动本身,就是克服内心恐惧及自我救赎的过程。他甚至认为:"听从良知的召唤,推崇常识的开始,遵从法律的约束,我们可以无所畏惧。"
>
> 向特定的人群寄送明信片表达支持,已经有相当长的历史。早在30年前,旅居德国多年、返台参加台湾人权运动赵有源牧师,在一九七九年得知美丽岛事件爆发,并有多名示威人士被捕之后,随即在1980年的全德基督徒大会中,向与会者阐述台湾戒严令与人权状况,号召德国青年寄明信片向台湾政治犯表达关心,同时藉此告知台湾政府,国际人士严密关切此事件。数以千计的德国人向素昧平生的台湾人寄出发明信片,尽管在严密控制下,没有一名台湾政治犯收到明信片,但这项运动却对台湾政府形成了压力。
>
> 一篇公开发表的署名"上官本寂"的评论文章认为,"在实际的政治架构中,大众并没有多少参政的空间,但在网络行动的支持和干预下,大众起而论政,同济互勉,自助启蒙,原本不可逆的政治决策及作为将遭遇阻力。网络已经可以对政治施加压力,它正式加入政治场域,改造政治格局。"文章甚至乐观的估计:"网络行动为公民社会和NGO的成长提供了丰富的养料,通过一次次的行动计划,人权会愈发靠近,树立以网络民主或民营的网络政治为统领,行动者有力量。"

--~--~---------~--~----~------------~-------~--~----~
You received this message because you are subscribed to the Google
Groups "申江评论" group.
To post to this group, send email to jimmytalk@googlegroups.com
To unsubscribe from this group, send email to
jimmytalk+un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For more options, visit this group at
http://groups.google.com/group/jimmytalk?hl=en?hl=zh-CN
-~----------~----~----~----~------~----~------~--~---


--
~~~~~~~~~~~~~~~~~~~~~~~~~~~~
http://bczc.blogspot.com
~~~~~~~~~~~~~~~~~~~~~~~~~~~~

不平等的爱――论传统孝道对爱的绑架

作者:马大一为 | 评论(7) | 标签:孝

附:题外话

谈论这个问题,总是容易引来那种责难。对此,我要特别的说出一点:我认为对于孝观念的灌输是不人道的事情,但是对于自发性的孝心我们予以鼓励的态度。而就我自己来说,我不是一个孝子,也不是一个肖子,但是我想说的是:我很爱我的父母。这种爱并不是因为他们是我的父母,而仅仅是因为他们曾深深的爱过我,并且在可预见的将来,依然死不悔改的爱着我。

我要告诉天下父母的是:赢得孩子的爱的唯一方式,只能是付出你对孩子同等的真挚的爱,而不应该是一种来自道德的训诫。


Sent to you by 参考消息 via Google Reader:


不平等的爱----论传统孝道对爱的绑架

via 牛博山寨头条 by (author unknown) on 8/5/09

作者:马大一为 | 评论(7) | 标签:孝

对于孝道的狂热追求,甚至成为了一种传统深远的文化,在无数人毫不犹豫的将之奉为最高的道德训诫之时,却很少有人思考一下,这种狂热是否是有问题的。

因为任何反对的声音都会被扣上一顶不孝的帽子,因此,要在这个问题上坚持正确的观点,无疑是一件危险而又困难的事情。人们总是把任何事情跟道德扯上关系,却从来不明白,所谓的道德,究其根本,不过是一种大多数人的习惯而已。他们会指责你:你怎么可以这么说呢,你的父母那么辛苦把你养大?于是你不得不耐心的一点一点分辨:我这么说,并非是谈我和我的父母怎样,而是谈一种普遍性的错误观念。这是两码事。

在进入正题之前,我们可以简单的思考一下,人与人的关系问题。德国社会学家卡尔*马克思曾经说过,人的本质是各种关系的总和。D*H*劳伦斯说,艺术的职责在于揭示人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圣埃克苏佩里在《小王子》中说,认识的唯一途径便是建立关系。根据墨子提出的终极标准,我们知道,判断所有伦理问题的唯一依据在于它是否符合天下的利益。因此,为了人类能够保有一种哪怕虚假的动人氛围,我们需要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平、友好。换言之,人类之间的和平需要爱来维系。

基于这种考虑,我们认为,爱是一种有益的情感,应当加以适当的期许。

然而这时候,问题也就来了。当这种期许发生在一个成人与一个孩童之间的时候,由于他们之间客观上的不对等,于是这种本该是普遍性的期许,就变成了一种不平等的绑架。关于这种绑架,我们的史书上有无数的例子不胜枚举,什么卧冰求鲤啦,埋儿奉母啦,卖身葬父啦,等等。

对于这种极端事例,我们今天已经很少有人提倡了。大家一致觉得这种事例太过极端,是不对的。但是他们却不愿意承认,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极端事例,完全是因为孝道文化本身出了问题。就像那个贞洁牌坊,人们愿意承认那些女子的事例太过极端是不对的,却不愿意承认,其实是儒家文化本身出了问题。又好像敝国领导,他们愿意承认反右错划了五十多万的右派,却不愿意承认,实际上反右本身就是错的。

现在我们可以认真思考一下,孝文化到底是一种怎么样的文化。为什么它能够让郭巨老师把自己的儿子给埋了。换言之,当郭巨要去做这样一种惨绝人寰的事情的时候,他是怎么样从孝文化当中得到理论支撑的?到底是什么,鼓励了他的这种行为。

而我们今天之所以不认同他的这种行为,又是从哪里找来的理论支撑?

要想搞清楚这个问题,必须要回归孝文化的本身。思考我们中国传统文化中所传达的孝字,有着什么样的内涵。论语记载孔子曾对此发表意见: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根据以上言论,我做出两个总结,一个是"顺",一个是"敬",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孝顺"和"孝敬"的由来。论语中,孔子就这个问题可算说的不少,但是有没有揭示孝的本质呢?实际上是没有的。因为他只是说了怎么做才是孝,也就是说,他对于怎么孝敬父母做出了一番不厌其烦的规定,所谓"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但是,他没有说为什么要孝,也没有去思考孝之一事的本质。

我们先考虑第一个问题,我们为什么要提出孝的概念?

有些人对此不以为然,觉得这么白痴的问题,难道这不是天经地义的吗?实际上不是的。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事情是天经地义的,就像这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一样。

我们知道,所谓孝的概念,往往是大人向小孩灌输的一种观念。换言之,这个问题最先肯定是做父母的想出来的。有没有一个孩子说,我一生下来,我眼珠一转就脑子里多了一道思想:我应当孝敬父母?我敢打赌,不存在这种可能性。那么,既然是父母提出来这个东西,你就要问一句:为什么?而我呢,也想要替那些被动出生于世的孩子们问一句:凭什么?

关于孝文化的根源,大概就是这样。它首先不是那些接受灌输的孩子们提出来的,也就是说,它不是那些履行义务者提出,而是由那些将孩子视为自己私有财产的父母提出来的,也就是说,它是由这件事的受益者提出来的。搞清楚了它的这个来源,我们就会很清楚的发现,它天然的属性就是不平等的。因为父母在制定这种文化的时候,并没有说跟孩子们商量一下。所以,从本质上说,这是一种强制性的粗暴的契约,它的基本内容是"我生下你,你孝敬我",而不管你是不是同意。

基于这种考虑,我们就会发现。所谓的孝道,就是一种不平等的契约,它是由成人单方面强制性提出,并且在孩子们很小的时候,就灌输到了他们的小脑瓜里去。而这种强制性,所表现出来的,是我们传统文化中对于生命的不尊重,或者说对于弱势生命的不尊重。当我们在那里大肆宣扬孝道的时候,有没有人想过,这其实是对于孩子极端不尊重的表现?

我们很难想象,如果双方的生命是对等的,相互是尊重的话,那么怎么可能出现其中的一方对另一方说"你应该怎么怎么样的对我,否则就是不道德的"这种情况?

再回到之前最开始的问题。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到底应该是怎么样的?

美国《独立宣言》写道:我们认为如下真理不言而喻,人人生而平等......我想,这便是一切问题的症结所在。平等。人人享有平等的权利,因为平等而必须相互尊重。这是我们讨论一切伦理问题的基础。包括我们说爱,也必须建立在相互尊重,承认对方独立平等的人格的基础之上。

正因为我看到了这些,所以,我反对一切把孩子当做私产和工具的做法。因为这是对于生命尊严的践踏。什么养儿防老啦,传宗接代啦,完成我未完成的事业啦,光耀门楣啦,延续我的生命啦,为家族争光啦,做小棉袄啦,等等,等等,我就纳了闷了,为什么这些这么令人不好意思的话语,一些人说起来竟然一点都不脸红呢?

反正,我将来要是有了孩子,我是肯定不会好意思有这种想法的。你想想,一个无辜的生命因为你们的欢乐而来到这个乌烟瘴气的世界来受罪,你怎么还好意思有更多的要求呢?

综上所述,我认为,如果我们不能彻底去除那种传统的孝道思想的话,那么,最好还是不要孩子的好。

附:题外话

谈论这个问题,总是容易引来那种责难。对此,我要特别的说出一点:我认为对于孝观念的灌输是不人道的事情,但是对于自发性的孝心我们予以鼓励的态度。而就我自己来说,我不是一个孝子,也不是一个肖子,但是我想说的是:我很爱我的父母。这种爱并不是因为他们是我的父母,而仅仅是因为他们曾深深的爱过我,并且在可预见的将来,依然死不悔改的爱着我。

我要告诉天下父母的是:赢得孩子的爱的唯一方式,只能是付出你对孩子同等的真挚的爱,而不应该是一种来自道德的训诫。

一五一十部落原文链接 | 查看所有7个评论
马大一为的最新更新:
我的格言辑录 / 2009-08-05 22:40 / 评论数(0)
关于卡夫卡的阐释:黑塞【转】 / 2009-08-04 22:41 / 评论数(2)
狂欢传统,王小波与鲁迅及王朔之关系【转】 / 2009-08-04 22:41 / 评论数(5)
教育中爱的缺失 / 2009-08-03 20:39 / 评论数(11)
碎碎念・书(杂感) / 2009-08-02 09:54 / 评论数(2)


Things you can do from here:

Subscribe to 牛博山寨头条 using Google Reader
Get started using Google Reader to easily keep up with all your favorite sites

--
~~~~~~~~~~~~~~~~~~~~~~~~~~~~
http://bczc.blogspot.com
~~~~~~~~~~~~~~~~~~~~~~~~~~~~

2009-08-06

谢晋可能被宋祖德说中了zz

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free/1/1645986.shtml

昨天一则不起眼的消息引起了我的注意:前段时间闹得沸沸扬扬的谢晋遗孀起诉宋祖德一案,无限期押后开庭。事件的起因是宋祖德和刘信达在谢晋过世后,宋祖德
说谢是一夜风流后过世的,而且和刘晓庆有一脑瘫私生子在国外,引起广大民众的痛斥,甚至有广电总局的官员也站出来说要封杀宋祖德,结果最近还真没有了这位
"娱乐圈纪委书记"大嘴祖德的声音了,不知到是不是封杀的结果。
    宋祖德这次说的是一个已经过去了的人,按照中国传统,一般是很忌讳这种事
情的,尤其是忌讳对刚刚过去的人的诬蔑,但如果是真事,又还真应揭露出来,以让大家一直被欺骗的善良之心,看到真相,认清个人。但宋祖德此人嘴虽臭,话虽
难听,说的很多事情在当时看来象天方夜谭似的,事后真曝出来很多事还真有此事,如当年他说阿娇拍了艳照,恐怕天下没几人相信,但后来终于天开眼让大嘴出了
口气,阿娇真是很傻很天真了。
    谢晋遗孀徐大雯一怒之下起诉大嘴,我想这下大嘴恐怕真是错了要倒霉了,不然的话她也未必敢起诉大嘴。不过事情发展到今天,开庭无限期撤诉,就使我引起了怀疑,理由如下:
     一是本来私生子、一夜风流这些事情,一般做老婆的都是蒙在鼓里,所以徐老太不明真相而起诉了也不奇怪,如今开庭押后,原因是啥?如果大嘴没有很厉害
的证据,法院就没有必要那么麻烦,直接开庭审了大嘴赔钱道歉了事,毕竟大嘴是官方说要封杀的人,如果他真是造了谣判了他可能也是大快人心的事情。但要押后
没敢判,可见大嘴可能手里不还真有点啥东西,比如酒店的录像啊,国外的录像啥什么的。至于押后,可能大嘴也起了怜悯之心,在私下里把证据给她看了还是暗示
啥的,徐老太骑虎难下,所以就要求押后。
    二是直接当事人刘晓庆一直沉默。本来作为当事人的晓庆大妈,应该是很愤恨并直接起来起诉的,毕竟
此事并不显得很茺唐,对个人声誉影响很大的,不象说范冰冰是人妖那样一目了然。但大妈一直都沉默,很可能还真有此事。有人说可能是大妈不想让大嘴借她炒
作,因为大嘴一直都在干"傍名人"之事,但认真想想其实大妈已经今非昔比,早就不红了,一般的新闻,媒体也对她没有什么兴趣炒作了,如果有机会,借大嘴炒
作一下,对她自己反而有好处,而且能证明自己的清白,但她为何一直沉默不语呢,我也让我很怀疑。
    因此,我个人分析,可能这次大嘴也并不是信口开河的,可能还真有此事。
    我对此案的结局有几个分析:一、撤诉。大嘴大度说撤了就算了;二、庭外和解,大嘴要求徐老太起码给点律师费或道个歉啥的。
    立此存照。
--~--~---------~--~----~------------~-------~--~----~
You received this message because you are subscribed to the Google
Groups "申江评论" group.
To post to this group, send email to jimmytalk@googlegroups.com
To unsubscribe from this group, send email to
jimmytalk+un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For more options, visit this group at
http://groups.google.com/group/jimmytalk?hl=en?hl=zh-CN
-~----------~----~----~----~------~----~------~--~---


--
~~~~~~~~~~~~~~~~~~~~~~~~~~~~
http://bczc.blogspot.com
~~~~~~~~~~~~~~~~~~~~~~~~~~~~

茅国雄:关于经济模式的“两只手”之争

大洋彼岸的一场次贷危机又一次煽起了经济学家们关于"两只手"的口水战:"无形之手万能论"固系老调重弹,"有形之手正把美国引领上社会主义"之新论却更令人瞠目结舌。

有形之手- 政府干预,无形之手-自由经济。

经济学家们各有师从、各有偏好、各执一词。

依我看,单边的有形之手或单边的无形之手都是一种社会病态,都将给民众带来无尽的苦难和巨大的灾难。

自由经济,表面上是由供求调节,实质上是资本主导。以往的历史一再表明,资本主导(单边的无形之手)必患如下"重症"
:在与劳动的关系上-血汗工厂、奴隶工厂,在与自然资源的关系上-掠夺式开采开发,在与生态环境的关系上-恶化生态,危及生命健康,在与市场(同行)的关系上-垄断独大和恶性竞争
,在与消费者的关系上-霸王条款,店大欺客……

政府干预,"初衷"是政策宏观调控,却极易沦为权力主导。以往的历史一再表明,权力主导(单边的有形之手)必患如下"重症"
:首长工程,政绩工程,面子工程、不作为及不作为时的低效率,乱作为及乱作为时的"高效率",行政许可泛滥、地方保护林立,扼杀市场活力、践踏正当程序,官商勾结,寻租贪腐……

可见,单边的有形之手或单边的无形之手都是一手遮天,无法无天;

单边的有形之手或单边的无形之手都是肮脏的手,翻手为云,覆手为雨;

最可怕的是,有形之手与无形之手一旦联手,必然上下其手,黑手高悬霸主鞭,民众必遭"两只手"的双重折磨。

单边的无形之手必然失灵,单边的有形之手则必然失控,且后者比前者更危险。无形之手失灵尚可寄希望有形之手"出重拳",亮"杀手锏",大显身手,
但有形之手往往伸手太长、插手太深,不肯住手,终成无远弗届、无微不至、无孔不入的千手观音。最近不是有报道称浙江某地国资委已跃跃欲试地向一家处于困顿中的民营企业派出专职的党委书记麽?

一个社会任由这"两只手"撕扯,
难逃被拉向两极的厄运。要避免社会被"两只手"拉向两极,要避免"两只手"联手后合二为一的双重折磨,就必须引入第三只"手"―
利益相关方,就必须在一切攸关民生、民权的重大事项上,让"三只手"在阳光照耀下的玻璃房子里经常进行棋逢对手的"手谈"―
在人大、在听证会上、在谈判桌前、在媒体、在法庭上……唯如此,才能使"三只手"构成一个"三角形"社会―― 平衡、稳定、和谐。

--~--~---------~--~----~------------~-------~--~----~
您收到此信息是由于您订阅了"中国报道周刊"邮件杂志。
要订阅此邮件,请发邮件至 chinaweek-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要退订此邮件,请发邮件至 chinaweek-un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投稿信箱:chinaweekly@gmail.com ,请在标题处注明"投稿"字样。
感谢您订阅并阅读"中国报道周刊" [ www.china-week.com ] 电子杂志!
-~----------~----~----~----~------~----~------~--~---


--
~~~~~~~~~~~~~~~~~~~~~~~~~~~~
http://bczc.blogspot.com
~~~~~~~~~~~~~~~~~~~~~~~~~~~~

巩胜利:与水争锋岂能不覆?

----评河北省元氏县撤销城管大队的"法制中国"环境

据2009年7月27日《郑州晚报》题为《河北元氏县城管被撤销始末
城管队长称处分不公》长篇报道:河北省元氏县城管监察大队因乱收费被中共石家庄纪委依法撤销;县委副书记、县长夏生华因行政不作为被免职;同时,负责城管工作的副县长张庆志和副县长、公安局局长孔宪国受到相应的行政处分。其细节是:就是这样一个无编制、无经费(元氏县财政每月只给经费2000元)、无合法执法权、靠收刮民脂民膏而存活了11年的的城管大队,却莫名其妙向"村村通"客车4年来每辆车每月收取30元、涨到90元的"停车费",引发当地强烈不满而产生动荡,一举被上级撤销。

事后,身为该城管大队创建负责人、大队长张志民觉得不公、无不抱怨说:"我们都存在11年了,怎么还是个临时机构?收取停车费的事县政府早就知道,收费、堵车都是无奈之举,是县政府不重视、不作为造成的"。46位城管人员只有大队长张志民为公安编制,其他都没有任何编制,"几十位城管队员需要发工资,办公场地租的是居民楼,要交房租,加上日常办公,每个月需要几万元,县财政每月只给2000元经费,怎么活?"张志民说,5月22日上调停车费是因为城管成本上涨。一句话,没有生存的经费和空间,城管大队就是要利用城管的"特权----向元氏县40万公民来强取豪夺,没有费用就当然要向社会来榨取。这就是所谓"法制政府"----城管执法的冰山一角。

A、就是这样一个无编制、无经费、无合法办公地址、无专业城管人员、无执法权的"五无"城管大队,却靠收刮民脂民膏生存了11年。按着张志民的说法"每月要几万元,加上日常办公、房租"、执法队46人(46人×1500元�69000万元,还有46人的奖金、看病医药、福利等未计算在内)的工资、所需交通车辆、燃油费及其它等等,学者估算每月至少也需要10万元以上开支,一年就是120万元,11年就是1000多万元(每一年减去24000元县财政拨款)。按照"法制政府"的国家游戏规则,执法机构,首先要有合法的授权、有专门政府编制的执法人员,当然要有足够经费和场地;依"市场经济法制",没有当然"资本"的公司,就是"皮包公司",就是挂羊头卖狗肉,当然应该依国法取缔!

城管大队没有生存的环境,就当然该象大自然灭绝所有的物种、象恐龙那样,当然退出地球、人类去灭绝!谁能挽救最最伟大的恐龙灭绝?!

B、"拿着手铐收费"、"以堵车收费"----成为元氏县城管监察大队唯一"执法"收费的绝招,其所为的"执法"行为却没有任何法律、合法的执法依据,成为与民争利、祸害地方的"黑社会"之流(见7月24日《新京报》报道)。值得深究的是:倘若元氏县多上两、三家元氏县城管监察大队这样的执法机构,那么四十万人口的元氏县又怎样发展?怎样让大多数公民们富起来?

完全为着自已的生存和利益、金钱而铁腕执法、行政,成为中国60年"法制中国"的紊乱之源。如盛行中国全国各地30年铺天盖地的房屋拆迁、三峡库区大移民、还有一些垄断集团的利益等等,都从源头折射出"法制中国"立法艰难和执法的源头不公。这样的社会实践和执法理念怎能不引起社会的动荡和持续的紊乱?中国社会到了执法、立法与一己金钱利益完全脱钩的最关键时期----执法理论、实践与公理、人心向背根源冲突,这个国家与社会又怎么才能够持续安定、富强?

C、一个靠即得利益----金钱而存活的执法机构,11年以来怎么能为全体公民端平一碗水的来公平执法?将政府的公共权力,化解为全力为生存的经费、金钱,又转嫁到为公民交通出行的"村村通"客车上,这是执什么法?怎样来为人民服务?又怎样维护社会的公平、公正、公开的社会财富?社会公权,是维护社会公正运行的利器,然而社会公器成了为金钱、生存目标而存在,国将何国?何以主持和主张社会公义?城管大队靠金钱而存活,无不打了建设一个"法制国家""法制政府"一击响亮的历史耳光。

与公民社会争生存者,他怎么不被"水可载舟亦可覆舟"的永远覆去?

D、政府与执法机关,是国家、政府正常运行的必备公器,至今60年的中国政府,不知道还有多少靠"民脂民膏"而生存在的政府与执法机构。中国政府、各级法制机构,若真都要理直气壮、都去以攫取金钱、为一己生存下去而执法,中国有些部门岂能不为利益、为生存而永远巧取豪夺大乱?谁能挡住人类自己在为金钱、为一息生存而奋斗到底?----这是一个国家"法制政府"必须去公正、公平、公开、公义实施的国略方策。

立法与施法必须各行其道,执法不能以利益而为之,这是"法制国家"最起码的建树。

E、在一个正常的法制国度,有两种资源是不容置疑乱来的:一种是这个国家的政府与执法机关,都是一种不容"交易"的政治资源,政治资源是不能由任何人、任何机构自己来任意取舍交易的,而要由立法机构立法、执法机关执行来分别实施的,来规范其所有的运行体系(如批权设立政府、执法机构、银行、印钞等等);另一种是这个国家的经济资源,是必须通过竞争来取得的。政治资源"交易"越激烈,这个国家就越乱、越贫穷,目无法度;经济资源越垄断、越没有充分竞争,那么这个国家就没有财富分配的公平与公正,也就永远、不可能有安宁之日。

60年、13亿人中国要继续前行吗?今日摆脱了基本贫穷的中国,必须实施"法制中国"的源头跟进,安邦兴国、富庶于民,让国家与国民利益不冲突、不悖论,有法可依的建树生态环境,生生不息、源远流长。

当今世界的所有法制国家、富国,莫能如是!今日中国60年了,应该汲取没有法度的前30年、特别是类似此次城管大队以捞钱、为生存而战的历史教训,理清国家"政治资源"与"经济资源"的人类生态环境游戏关系,废除国际惯例中、全球所有法制国家没有城管、如大自然一般建树的法制生态环境,与国际社会更多的衔接、接轨,使国家长期能"法制国家"(中国现行《宪法》规定)、经济稳健、法度有序、人文进步的一步一步扎实的向前发展。
(作者系《国情内参》首席研究员)

(巩胜利特别声明:作者对本文所著内容与事实,负有不可推卸、当然的法律责任。本文谢绝除此而外,一切任何形式的转载、摘编、BBS和上网链接。若有任何见解、疑问、版权使用等问题请通过Gvv21(at)hotmail.com与作者联系。)

--~--~---------~--~----~------------~-------~--~----~
您收到此信息是由于您订阅了"中国报道周刊"邮件杂志。
要订阅此邮件,请发邮件至 chinaweek-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要退订此邮件,请发邮件至 chinaweek-un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投稿信箱:chinaweekly@gmail.com ,请在标题处注明"投稿"字样。
感谢您订阅并阅读"中国报道周刊" [ www.china-week.com ] 电子杂志!
-~----------~----~----~----~------~----~------~--~---


--
~~~~~~~~~~~~~~~~~~~~~~~~~~~~
http://bczc.blogspot.com
~~~~~~~~~~~~~~~~~~~~~~~~~~~~

刘俊君:论媒体开放与法制建设

想写关于媒体开放与法制建设的关系,可诸如此类,早已汗牛充栋。但仍要老生常谈。因为问题还存在,关于问题的辩论就不会停止。

关于中国传媒的开放程度有多少,只要打开一下电脑就可知了。自上个世纪,网络开始,新兴的信息渠道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冲击传统信息渠道,也脱离了现在政府的控制范围。使政府对于这方面信息的阻止处于一种追赶的状态。而不是一种传统从上而下的控制状态。也就是说,一个新兴的信息渠道都是处于70%的不透明状态。传统的,诸如电视,报纸,书籍则更是如此。文化部一刀就卡死了。

信息的透明度与制度的透明度,执行力,落实情况息息相关。因为制度是国家的根本,制度的任何一个措施,政策都会在社会,民事,军事上有所反应的。这当然也得借助传媒的渠道以作为辅助落实,但这是另一回事。所以也就是说,信息的透明度与国家的透明度一脉相承。关于这两者的辩证关系,各书籍,各报刊,各文化信息渠道都有讲述。我只是捡了别人穿过的鞋而已,没什么开山见闻。

中国的国情如何,我想诸如我们这等小儿老百姓也是知道一点点。想必也是老祖宗留下的观念,贪官众多,地痞流氓众多,通俗一点就是黑恶势力盛行。但是也就只是知道这么多,普遍的观念而已。对于中央的裙带关系,派系,党同伐异,几个家伙,几个家伙合在一起,暗箱操作,这一届委员会,那一届委员会。小一点的,就是这几个银行家,那几个金融家,搞点暗箱,一次圈走民间小老百姓多少钱就又不得而知。小老百姓就又成了军阀混战时算盘上算的多少人口,多少地盘,怎么个争法。一回事,只是做了场秀而已。

上述这些东西是不能让下面的人知道的,因为时代不同。战争年代用的是"我是强盗我怕谁"。当今和平之世,却也是还要保持虚伪的脸面。

信息的透明与否关系着国家的清晰。因为制度使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于1949年10月1日,是个中国人都知道。说起信息的不透明,传媒的不开放却还得从历史讲起。中国自鸦片战争开始到解放战争结束,历经百年,可以说人心都打乱了,所以急需整顿。如果完全实行透明化,你一言我一语,我想只会误导舆论。加上那时是现在的政府执政的,自然会有言语偏向性,为自己服务,这是很正常的。后来国内大大小小的叛乱基本平定,就需要经济建设了。大家知道,社会主义建设是没有物质激励的,就需要精神激励。在这种情况下,传媒就成了精神激励的必然手段。文化部,宣传部地位陡然上升,已处于战略高度。"大跃进运动","超英赶美"啊等等也就成为了可能,更不用说"文化大革命"了。直到发生了左倾错误,才有了邓小平的"改革开放"新战略,"特色的社会主义"。媒体的导向性自然就得与国家高度战略合作。又发展了二三十年。中产阶级,贫困阶级,富裕阶级,官僚阶级相继出现。贫富差距拉大,而且越来越大,社会矛盾开始尖锐起来。才有了建立"和谐社会"的方向目标。传媒的开放与否除了是由部分权贵阶级把持着,以保有自己特权外这一份私心,也有国家高度战略性的目标,还有现政府所属体制的必然掌握。

今时已不同往日,今天的中国已不像解放初期的必然集中统一思想,更不像"文化大革命"时的阶级对立,而是外在一个新的环境。一个贫富差距拉大,人民思想错位,许多地方不透明,各个阶层暗箱操作的环境。虽然媒体的开放会对现今制度乃至政府机构进行改组,但一个时代必有一个时代的需要,如果不顺应时代,只有被时代所吞没。传媒开放,刻不容缓,阻之,后果不堪设想。

--~--~---------~--~----~------------~-------~--~----~
您收到此信息是由于您订阅了"中国报道周刊"邮件杂志。
要订阅此邮件,请发邮件至 chinaweek-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要退订此邮件,请发邮件至 chinaweek-un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投稿信箱:chinaweekly@gmail.com ,请在标题处注明"投稿"字样。
感谢您订阅并阅读"中国报道周刊" [ www.china-week.com ] 电子杂志!
-~----------~----~----~----~------~----~------~--~---


--
~~~~~~~~~~~~~~~~~~~~~~~~~~~~
http://bczc.blogspot.com
~~~~~~~~~~~~~~~~~~~~~~~~~~~~

草庵:中国经济畸形暴涨 恐带来经济崩溃

【 8月3日讯】(希望之声记者傅明、米兰采访报导)在目前西方国家还没有摆脱经济危机困境之时,失业率仍在上升。在市场低靡的情况下,人们普遍采取了谨慎消费的态度,但在中国,股市却出现了"繁荣"景象。对于一个依赖出口的国家,如果产品无处可销,何以出现这种有悖于经济规律的现象呢?记者采访了著名经济评论家、泛美银行副董事长草庵居士。他警告大陆股民,中国的经济市场泡沫将会再现,并且可能带来经济崩溃。(录音)

草庵居士首先分析,新增投资的整体状况及其走向:"
中国现在出现泡沫化是个非常正常的事情,大家知道中国在遭遇到环球的经济危机之后呢,它也采取了一些措施,这些措施呢就是增加投资,增加政府投资。比如说今年年初,它整个贷款发放了将近6万亿,这6万亿几乎把全年的贷款在头两个季度之内就全部发放完毕。另外知道有增加4万亿的投资,这样加起来就有10万亿。现在全球经济没有好转,西方国家经济没有复苏,没有复苏消费就没有增长。而且西方国家经济还在萎缩当中。它的消费市场没有之后,以中国为主的出口国家的产品就没有外销。中国虽然投了这么多钱,但是这些钱在生产上,没有办法消费,也就是说没有办法去制造东西,促进出口。"

草庵指出,新增投资不仅增加股市泡沫现象,更有可能带来经济崩溃:"大家看到在整个全球经济低靡,全球的房地产和股票市场低靡的情况下,中国突然间一下子,在最近两个月时间发生了股票高涨,房地产高涨。而且现在房价上涨比年初的时候大约涨了30%,股票从1000点涨到了3000多点。所以这种情况下,大家可以很明显地看到,中国采取的策略,经济政策是有问题的。虽然把大量的钱投进去,它想促进经济,但并没有促进实体经济,而是促进虚拟经济。大家拿到钱之后,包括企业家也好,各方面也好,他们不愿意去投资,因为投资以后,没有地方去销售。中国市场没有、海外市场没有,销售不出去。所以这些钱怎么办啊?就投资到房地产市场,股票市场。所以,海外的学者们已经很清晰地看到中国的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将会出现再一次泡沫,而这次泡沫,将会带来更深的灾难,也就是经济还得要崩溃一次。"

草庵继续分析道:"大概离中国最高峰6000多点还有很远的距离,但是我们看到,历时6000点它是从3000点起步的,也就是说增长一倍。而这次是从1000多点起步的,已经增长了将近2倍了。而且指数增长不像直线的,到最后资金累计投资会越来越大。所以3000点的崩溃并不意味着会次于6000点。这是与经济起点不同所造成的。"

草庵居士在分析股市是否会很快崩盘时说:"因为这钱投进去之后,会带动一个风潮,当股市价位下落到一定程度之后,它需要更多的钱去维持,这个时候,当出现资金跟不上的时候,它会出现这个崩盘。"

由于现行的中共体制,中国经济的不平衡无法由自由市场去均衡,只能让老百姓、弱势群体受到更多盘剥。录音:"中共一直想扭转这种不平衡。但是经济规律不是按照这种政治手段和政府的政策所能扭转的。所以我们讲,经济是看不见的一只手,而这只手在操纵着人们的思想。而经济尤其是由每个老百姓自己而作的,虽然有盲从性,但从整体上来说,大家是趋利的。当这个利益没有的时候,这种不平衡应该是由自由经济去转变,向均衡去转变,但是由于中国政府政策的问题啊,它在私有化过程中有一些不公平,同时它对弱势群体的压制,而且一些独裁的统治都造成这种不平衡没有办法去扭转。所以,在中国不平衡现象在目前政策下,还会继续延续。也就是说官方的强式阶层会获得更多的利益,而更多的百姓会把利益贡献出来,受到更多的盘剥。"


--~--~---------~--~----~------------~-------~--~----~
You received this message because you are subscribed to the Google
Groups "申江评论" group.
To post to this group, send email to jimmytalk@googlegroups.com
To unsubscribe from this group, send email to
jimmytalk+un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For more options, visit this group at
http://groups.google.com/group/jimmytalk?hl=en?hl=zh-CN
-~----------~----~----~----~------~----~------~--~---


--
~~~~~~~~~~~~~~~~~~~~~~~~~~~~
http://bczc.blogspot.com
~~~~~~~~~~~~~~~~~~~~~~~~~~~~

法律学者范亚峰谈公盟被取缔事件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
作者 凯文
发表日期 05/08/2009 更新日期 05/08/2009 22:59 TU
打印
转寄朋友
发表评论
问:范亚峰先生您好,请问您怎么看待最近的公盟被查封并取缔这一事件?对许志永的前景怎么预测?他会被很快释放还是要过一段时间,甚至到国庆之后?
答:公盟事件实际上是维权运动遭受大规模、高层次打压的一个标志性事件。从总体上说,这一事件是对中国共产党的法治理念的一个重要检验。从2000年到现在,将近十年时间里,中国民间的依法维权运动非常重要的一个体现,就是法律人和普通公民合作、依照法律维护自身权利的公民行动。在这个基础之上,公民个人以及律师和民间组织不断汇聚形成社会运动,即我们通常所讲的维权运动。
今年以来,我们看到维权运动受到大规模的打压,比如几十名维权律师年检没有通过,而最新的结果是,从7月14日到29日,公盟从四个方面受到了打压:一是巨额罚款,经济上让它破产;二是法律上取缔,让公盟处于非法地位;三是房屋上赶走,让公盟办公室和许志永租住的地方都无法继续租用;最后一招就是人身自由上的抓捕,7月29日,许志永失去自由。从这四个方面来看,毫无疑问,对公盟的打压是精心策划、一气呵成的。我的判断是来自非常高的层次,而且是统一的意志。
这一事件之所以发生,我想是因为09年重大的社会危机,尤其是7月5日的新疆骚乱出现之后,以及此前的石首、邓玉娇案、最近的通钢事件,中国政府有一种巨大的不安全感,这这种情况之下,展开了针对公盟、益仁平、微博客和天益网等一系列的打压行动。
我个人的看法是,这一系列的打压行动是非常愚蠢的,是自己把中国社会体制内的改良派和温和派推向更加激进、对现政党和政府更加失去信心的状态。从某种意义上说,就像我前几年所讲的那样,中国共产党迅速形成政权危机的话,一定是因为自己错误的战略。这种错误战略,三年前我就说过大概是三个,一是大规模镇压家庭教会,二是大规模镇压维权运动,三是攻打台湾。现在看来,与台湾的关系有一定改善,09年对家庭教会的打压从全局上来说也不是很严重,但是对维权运动的打压,毫无疑问,是执政党在自我酿造政权危机,使更多的公民对中国的法制和司法彻底丧失信心。对公盟以及即将展开的一系列针对民间组织的打压,是非常愚蠢的。在这一点说,我认为胡、温两位开明的领导人对这样一个事情,应该有政治家的担当,对于中国的民主法治的进步,承担应有的历史责任。
问:当代中国公民社会的主要力量,尤其是律师、记者、维权人士和体制内开明力量的互动会不会因为公盟事件受到影响?或者说公盟事件是不是宣告这条路基本上被堵死了?
答:那倒未必,09年中国的形势是非常难以理解的。从08年到09年,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之下,中国三十年来的发展模式,即经济自由和政治威权的结合,在表面上似乎在世界各国中受危机影响最浅,但事实上,社会矛盾的程度,比西方国家更加深远。应该说,中国正处在一个必须进行大的变革,开启真正的民主法治建设的关键历史时期,这当中,总体来看应该说中国政府面对民间的力量、面对公民社会的变革诉求,有两条路可走,一条是强硬路线,一条是相对温和开明的路线,这两条路线有非常复杂的交织,但总体上,我们应当看到,旧体制是在不断地后撤,所以说,单个就公盟事件来说,无法影响整个中国社会走向民主法治、寻求更多公民权利保护的历史大趋势,这个大趋势是谁都无法改变的。所以说,从短期看,公盟等一些民间组织可能会遭到一些打压,但是从整个中国民间社会的全局来看,现在的威权统治已经很难对民间社会彻底绞杀,尤其是互联网、多媒体、家庭教会,包括庞大的法律人群体,以及体制内深受市场经济和民主法治影响的社会主流开明人群,这些力量,都是无法从根本上剿灭的。对公盟的打压充满了试探性,这一轮打压的结果也很难预料。如果有更多的人指出,中国法制和民主无论对于民间还是官方、包括既得利益集团自身,都是一个切实的保障。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反对这样一种倒退,推进在政治上的进步,还是有可能的。
问:公盟本身对一些政治上敏感的事情,比如新疆西藏和一些群体性事件并没有直接的关系,为什么离国庆还有两个月的时间,高层当局就对公盟下手?这种时间上的考虑,您觉得是出自什么样的策略?
答:我个人认为公盟被打压和十一没有什么关系,应该是新疆骚乱之后,以及中部和东北的几个群体性事件发生之后,现政权有更强的不安全感。所以说,未来这种从紧的基调很可能要延续到十一之后,目前对公盟的打压已经不能被视为是为国庆所作的安保,而是一轮新的调整。
问:您刚才提到说,目前对公盟的打压可能是当局的一个试探性行动,那是不是说,如果中国的公民社会对公盟事件的反应非常强烈的话,有可能会遏制当局对其他非政府组织的进一步压制?
这里面很重要的一点是需要恰当的应对,而不是一种激烈的姿态。恰当的应对,需要去寻求现代社会的法制、民主、专家、技术等规则生成的模式,寻求民间力量的稳健的、温和的、理性的恰当表达。就此而言,应该说过去一二十天来所形成的目前的反应,应该说还是不够的。
问:最近笑蜀发表评论,提到公盟本身的性质就是一个法律人的组织,他们本身承担着为弱势群体提供法律救济的角色,现在他们自己也受到当局打压,那么谁来为他们扮演救济者的角色?
从整体上来讲,中国民间社会逐渐在这个过程当中会形成一个态度。目前而言,这一事件还处于演进和生成的过程当中。举例而言,益仁平对于这种"选择性执法"的态度,就更为成熟、恰当、稳健和理性,而且也收到了不错的效果。现在为止还没发现第三起"选择性执法"。因此依法维权、中道维权的原则,仍然是我们应当采取的态度。也就是说,要意识到在当下的中国,真正具有保守、僵硬思维的人毕竟是少数。
好的,再次谢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再见!

--
记住我们的辱与悲......
让我们携手共进,聚沙成塔,为我们的后代及国家创建更美好的未来努力!
结石宝宝之家:www.jieshibaobao.com
911毒奶纪念日网站:www.china911.org(请用无界翻墙软件访问,自由门访问不正常)
结石宝宝邮件组:https://groups.google.com/group/jieshibaobaozhijia?hl=zh-CN
我的E-mail: zhaolianhai1972#gmail.com 或 zhaolianhai#china911.org(请把#符号换成@)
4.0原版国际版skype(死该批)下载地址:http://download.skype.com/SkypeSetupFull.exe(必须翻墙下载,否则会被自动弹回TOM的服务器下载TOM版的)
我的SKYPE:www.jieshibaobao.com
我的做啥:http://zuosa.com/zhaolianhai
我的twitter(忒特):https://twitter.com/zhaolianhai
我的facebook:http://www.facebook.com/zhaolianhai
我的博客:http://www.bullogger.com/blogs/jieshibaobao
以上网站都被非法屏蔽,请用翻墙软件登陆,如无翻墙软件请到https://sites.google.com/site/zhongzhuan123/mail这里下载

--
~~~~~~~~~~~~~~~~~~~~~~~~~~~~
http://bczc.blogspot.com
~~~~~~~~~~~~~~~~~~~~~~~~~~~~

反恐专家划定东突袭击全球华人高危地区――---转帖

星岛环球网 www.stnn.cc 2009-08-06

  星岛环球网消息:"东突"组织"突厥斯坦伊斯兰党"8月1日发布视频,宣称将在全球范围内对代表中国利益的目标发动恐怖袭击,并尤其剑指各中国驻外使领馆。中国反恐专家划定"东突"组织最活跃的地区:在海外"东突"和其他极端势力"比较活跃"的地区,如土耳其、德国、印度尼西亚、吉尔吉斯斯坦、澳大利亚和阿尔及利亚等地,"相对更应提高警惕"。

  《南方周末》报道,绿色背景前,一名男子,身着白衣,白布缠头,右手一把AK47自动步枪,口中念念有词。

  这样场景的视频,近十年来已经常见,全世界的恐怖分子常以此发布恐怖攻击的"宣言"。只是先前他们的"警告"对象都是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而8月1日开始在网络流传,并通过路透社的报道引起众多关注的一段视频,被"警告"的变成了中国。"他们(中国人)无论在海内外,都必须受到攻击。他们的使馆、领馆,以及人群聚集的地方,都会是袭击目标。"

  讲话者被证明是阿卜杜勒・哈克,"东突"组织"突厥斯坦伊斯兰党"(Turkistan Islamic
Party)的领导之一,他号召全球恐怖分子袭击代表中国利益的目标。"我们的职责是毫不绝望地持续抵抗。"阿卜杜勒・哈克在视频中说,"我们要杀死、绑架他们的人,以寻求(中国)释放我们在'东突厥斯坦'被囚禁的兄弟。"

  如此事先张扬的"恐怖袭击",究竟是"狼来了"一般的虚张声势,还是真实计划实施之前的公开挑衅?在世界范围,哪些代表中国利益的地区和机构在这场可能的恐怖袭击中承担较高风险,而这些地区的中国使领馆又会如何应对?

  反恐专家、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反恐研究中心主任李伟直言,在海外"东突"和其他极端势力"比较活跃"的地区,如土耳其、德国、印度尼西亚、吉尔吉斯斯坦、澳大利亚和阿尔及利亚等地,"相对更应提高警惕"。

"高危地区"正"加强安全措施"

  南方周末记者电话连线了上述高风险地区的中国使领馆,发现这些机构均已获悉"突厥斯坦伊斯兰党"的"恐怖袭击"警告,并表示已经加强安全措施。

  阿尔及利亚地区落入反恐专家视野,是因为当地"伊斯兰马格里布基地组织"的表现。该组织是新疆"7・5事件"发生后第一个进行正式回应的军事组织,他们声称将攻击在阿尔及利亚工作的数万名中国工人,以及在整个西北非地区的中国国民及工程项目,"为乌鲁木齐死去的维吾尔族人,对中国实施报复"。

  中国驻阿尔及利亚大使馆的一名工作人员向本报记者表示,当地本身华人较少,主要是中资公司的员工,约有3万人,之前当地中国人的安全状况比较好,也从没有出现过针对中国人和中国机构的袭击声明。

  "现在声明也都不确定,这个事情我们怕被恐怖分子炒热,成为一个话题。"这位工作人员说,"所以我们觉得还是少谈为妙。安全方面,我们已经按照相关指示采取了措施,但细节不方便谈,因为毕竟我们是一个目标。"

  而在印尼,首都雅加达的一名中方企业人员说,当地华人大都已经得知"东突"的"袭击"警报。"我们已经得到通知,尽量不要外出,人多的地方能不去就不去。"他说,"危险都是潜伏的。极端分子肯定是极少数,但只要有那么一两个就麻烦大了。"

  "我们能做的只有快点干活,干完了早点回国,毕竟国内还是安全得多。"他说。

  新疆"7・5"事件后,中国驻印尼大使馆曾连续多日被穆斯林示威者围困。直到7月17日,与中国大使馆临近的万豪和里兹两家酒店发生恐怖袭击爆炸,当地警方封锁部分地区的道路,才算间接为使馆"解围"。

  此外,中国驻吉尔吉斯斯坦大使馆官员也表示,"感谢国内的关心,使馆目前已经采取必要措施,并着力保障在吉中国人安全。"

恐怖袭击方式难以预料

  反恐专家李伟和傅小强说,所谓"突厥斯坦伊斯兰党",实际上就是大名鼎鼎的"东伊运"。

  "很多的恐怖组织名字都比较多,'东伊运'还有个名字叫'真主党'。"李伟说。"东伊运"最早成立于1993年,解体后于1997年由艾山・买合苏木等人复建。1998年,该组织派骨干分子潜入新疆,秘密建立训练点十多处,培训恐怖分子一百五十余名;1999年,该组织制造和田地区墨玉县"12・14"暴力恐怖杀人案、"2・4"抢劫杀人案以及新疆新和县开枪杀害民警案等一系列暴力恐怖案件。"东伊运"一直与基地组织保持密切联系,2002年被联合国认定为恐怖组织。

  至于此次"突厥斯坦伊斯兰党"的"恐怖袭击"警告可能带来的恐怖袭击,反恐专家李伟表示,"方式难以预料","现阶段国际范围内发生过的、没发生过的恐怖袭击方式都可能出现"。

  近年,与"东伊运"相关的恐怖袭击,方式各有不同。

  2002年6月29日晚,中国驻吉尔吉斯斯坦大使馆一等秘书王建平在吉尔吉斯斯坦首都比什凯克闹市区被当场枪杀。目击者称,两名持枪人员乘出租车尾随王建平所乘车辆,在其停车后,两人上前用TT型手枪将王建平与同车的维吾尔族商人当场射杀。

  随后,有东突组织声称对暗杀负责,并称"处决行动是给中国政府的一个严厉警示"。

  而2003年3月27日凌晨,一辆中国长途客车在由吉尔吉斯斯坦开往新疆喀什公路上遭遇武装分子袭击。武装分子用枪械和手榴弹将车内22人(包括18名中国公民)全部杀害并整车焚毁。

  反恐专家李伟说,"有些事情,即使不说,也可能会发生。"

恐怖组织虚张声势?

  实际上,一年前,2008年8月1日,"突厥斯坦伊斯兰党"这个组织也曾发布视频,威胁要袭击奥运会,并警告回教徒"不要跟中国人同坐一架巴士、一列火车、一班飞机,同处一座建筑物,不要身处任何有中国人的地方"。

  去年7月,该组织甚至还主动声称,对上海"5・5"公交车爆燃事件、昆明"7・21"公交车爆炸事件和广州一起工厂爆炸事件负责。

  但上海、昆明警方很快公开驳斥,称没有证据表明这些事件与恐怖组织相关;而广东警方更是立即澄清,恐怖分子声称的工厂爆炸袭击事件纯属子虚乌有。

  李伟和傅小强均表示,从该组织的能力和历史来看,这次"恐怖袭击"警告很可能只是虚张声势,借新疆"7・5"事件扩大自身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但是从影响的范围来看,其他一些恐怖组织可能会受到这个录像的蛊惑和煽动。"李伟说,"极端分子或者个人可能会针对中国实施一些不好的行为,因此我们也应该提高警惕。"

--~--~---------~--~----~------------~-------~--~----~
You received this message because you are subscribed to the Google
Groups "申江评论" group.
To post to this group, send email to jimmytalk@googlegroups.com
To unsubscribe from this group, send email to
jimmytalk+un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For more options, visit this group at
http://groups.google.com/group/jimmytalk?hl=en?hl=zh-CN
-~----------~----~----~----~------~----~------~--~---


--
~~~~~~~~~~~~~~~~~~~~~~~~~~~~
http://bczc.blogspot.com
~~~~~~~~~~~~~~~~~~~~~~~~~~~~

2009-08-05

通过Email的手段来绕开GFW的监视

via GFW Blog by GFW Blog on 8/1/09
来源:新社会

来自著名黑客组织Defcon的一名安全专家昨天透露,他们已经研究出一种新的技术能够安全地通过电子邮件传递敏感信息。在一些实施新闻审查的归家,比如伊朗和中国,这种新技术将能够使这些国家的民众更加容易地获取真实的信息,而不是被政府过滤或美化过的虚假信息。

Sho Ho,一名来自美国之音的官员昨天证实了上述消息的可靠性,她说,该技术将使一些国家的互联网审查机制失效,并能有效地促进民众对新闻事实真相的了解。

这种技术的名称叫做"Feed Over
Email"(暂未提供下载,大家可以保持关注),实际上是利用Email获取一些新闻网站的Feed信息,该计划采用的都是一些基于美国的Email服务提供者作为信息的传递管道。

在 伊朗与中国,他们的审查机制最初是采用的封锁一些网站,比如CNN.COM的IP的方法。作为应对措施,民众一般是通过寻找互联网上的代理服务器来重新访
问这些被封锁的网站。但由于代理服务器的寻找与设置并非那么容易,大部分对PC技术不是很熟练的民众并不能有效地运用这个方法来达到获取信息的目的。而
且,在中国,政府部门现在已经建立了一种基于关键词过滤技术的信息防火墙机制,并在DNS解析方面做了很多伪造工作,将正确的网址解析到虚假的网站上去,
以防止民众越过信息防火墙(GFW -- Great Fire
Wall)获取政府部门希望隐瞒的一些信息。最近,中国政府强制在所有该国出售的PC上预装一种名为"绿坝・花季护航"的信息审查软件,目的是在所有计算
机使用者的机器中安装监视软件,以防民众利用计算机获取和传递政府不希望被传播出去的信息。由于中国境内绝大多数计算机使用者的反对,这项计划并未能如期
实施。

Sho Ho说,现在利用Feed Over
Email的服务,用户只需要采用一种特殊格式的Email,就能通过RSS的方式来收取任何提供RSS输出的网站提供的信息,然后,用户就可以就像阅读
普通的HTML格式的Email那样阅读所获取的新闻了。当然,采用这种服务的用户必须先在所在国之外的Email提供商那里注册一个私人的电子邮件帐
户,如果是采用该国国内的Email服务,那是无法越过信息防火墙的审查的。

由于这种Email的传输采用的是加密方式,所以,严格的关
键词过滤对这个方法是完全不奏效的,用户只需要选择自己感兴趣的Feed信息,然后通知到Feed Over Email系统,Feed Over
Email就会按照用户的要求将对方网站的新闻传输到用户的Email界面提供给用户阅读。

Sho Ho说,Feed Over Email系统非常容易使用,为了安全起见,RSS种子以及其提供的信息可以被快速删除,未来的Feed
Over Email版本还带有快速自删除的功能,以防当局的突然袭击。Feed Over
Email能够在任何操作系统上使用,它的功能包括新闻、音频、视频的传输,小体积文件的下载、代理服务器的传播、简短信息的发布等等,当然,最重要的
是,它支持在手机上安装使用。Feed Over
Email目前还不支持大体积文件的下载,也不支持一些网站如Twitter提供的APP插件,不过未来随着版本的提升,相信Feed Over
Email的功能也会更加强大,支持的服务也会越来越多。

[via venturebeat.com]

敬请订阅我们:http://feeds2.feedburner.com/chinagfwblog
翻墙工具介绍和下载:https://www.sesawe.net/?lang=zh

Things you can do from here:

Subscribe to GFW Blog using Google Reader
Get started using Google Reader to easily keep up with all your favorite sites

--
~~~~~~~~~~~~~~~~~~~~~~~~~~~~
http://bczc.blogspot.com
~~~~~~~~~~~~~~~~~~~~~~~~~~~~

国庆60周年前夕一位老同志的谈话:执政党要建立基本的政治伦理

> 于 09-8-1 通过 www.yilubbs.com
> 国庆60周年前夕一位老同志的谈话:执政党要建立基本的政治伦理
> (*北京时间2009年7月31日 首发 - 支持此文作者/记者) (此稿由四次谈话整理
> 而成,经谈话人审定。标题为整理者所加)
>
>
> 建国六十周年了,听说正忙着阅兵准备,我已经老了,腿脚不灵了,可能去不了天安
> 门城楼了。以前,我不分管宣传报道这一块,但我知道,为了六十年大庆,会有很多
> 大规模的宣传,主要为了宣传国家的成就和进步,这是六十年来的老办法了,一直没
> 有变过。前些天,中央党校一位年轻的教授到我这里来聊天,他很年轻,很有思想的
> 。
>
> 他总说他是改革的一代,而我这样的老头子是革命的一代,现在的年轻人思想很活跃
> ,给我出的难题不少,有些看法好像冒犯了我们党的一些说法和做法。可是,和他们
> 谈得多了,我就越相信,他们还是真诚的,没有乱来的意思。有时候,我觉得被他们
> 的问题冒犯了,这可能说明我本人还不如这些年轻人真诚,我只是经常告诉他们,年
> 轻人要多知道一些历史。
>
> 前些天,他又来了,说要向我请教历史,问题还不是他提的,而是他教的那个地厅级
> 干部班的学员提的,他说他回答不出来,就把问题提给了我。那些学员干部在讨论时
> 提出的问题是:建国都六十年了,我们国家的哪些东西没有变?为什么没有变?会不
> 会变?他的意思我明白,六十年大庆的宣传报道天天向老百姓说发生了什么样什么样
> 的变化,能不能换个角度来想一下,
>
> 一个国家让一个政党领导六十年了,也不算短的时间了,这六十年到底应该怎么来概
> 括、怎么来总结,我们党有责任向老百姓说清楚讲明白。一时说不清楚讲不明白,有
> 疑问,也没有关系,重要的是要讲出来,公开讲出来,不要藏着不讲或私下里讲。建
> 国都六十年了,还不能公开地讨论一些问题,这六十年该当何论呢?我们是过来人,
> 有责任说清楚讲明白,尤其是一些基本事实,一些基本道理,不能令已昏昏,也不能
> 让人昏昏。
>
> 我告诉年轻教授,建国六十年了,我们这个国家没有变的东西还有很多很多。最基本
> 的事实是,这个国家还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这个事实谁都明白,但这个事实的背后
> 是什么呢?比如说,我们党有7000多万党员,是一个最大的党,而这个党至今还没有
> 在社团管理部门登记过,这个事实背后又是什么呢?就是我们国家还没有一部《政党
> 法》,六十年了,还是空白,没有变,我们国家还没有现代意义上的政党制度。"国
> 家还是党的国家",而不是"党是国家的党"。六十年了,"党和国家领导人"这个
> 概念没有变。在财政上,党库与国库之间的那堵墙还没有建立起来。再看看,数百万
> 军队还叫解放军,没有变,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国家武装力量。军队的最高领导人还
> 是党的最高领导人。党军一体没有被国家对军队的领导来代替。六十年了,这一点也
> 没有变。
>
> 即便在党内,六十年了,也没有建立起真正意义上的竞争性选举制度,更不用说在国
> 家范围内了。经常说到的协商,实际上还是战争时期的秘密运作传统。这都是一些基
> 本的事实,它们能引伸出什么基本道理,应该好好讨论。这些讨论离不开这些基本事
> 实的,年轻人真应该多多了解历史。我记得建国初期,几个民主党派人士给中央写信
> ,建议把中南海还给老百姓,这个皇家园林最好作为公益文化的纪念物保存下来。80
> 年代初,书记处又接到过类似的建议,还加了一条:党中央机关应该挂牌办公,办公
> 厅、中组部、中宣部、统战部等,都是执政党的机关,不是非法的地下机关,这个建
> 议转了好几个书记的手里,最后没有上会讨论。这两件事,也是六十年来没有变化的
> 。(boxun)
>
> 后来,教授告诉我,他自认为对一些问题特别有研究,但还是没有想到怎么样来理解
> 这么一些基本事实。我通过很多渠道知道这十多年来的新思潮、新提法,不管什么样
> 的理论什么样的流派,对国家六十年变化了的东西、没有变化的东西,先要搞明白基
> 本事实。有些东西应不应该变、可不可以变、能不能变,要区分起来,比较困难。要
> 讨论问题,那就从搞清楚基本事实入手。我对年轻的教授说,你提那么个问题,我别
> 无选择,只有说事实,基本的事实。基本事实搞明白了,有头脑的人就会思考了,这
> 种"没有变化"是一种政治优势吗?还是一种政治惯性?还是一种政治停滞?都要好
> 好研究,要具体分析,不要下空洞的结论。
>
> 前些年,一位老同志病重,我去看他,他花了一个多小时向我说他对国家、对党的现
> 状的种种担忧,说很想对中央领导同志直接谈。他说他没有这个机会了,我说,我保
> 证转达到。后来,一位常委同志来看我,我就传了话,我特别忘不了的是,这位老同
> 志专门提到,革命了一辈子,到头来怎么向老百姓、向历史作个交代,还有那么多疑
> 点没有搞清楚,怎么交代才好呢?建国六十年了,我想,这是好机会,应该好好总结
> ,好好讨论的。我是个老头子了,为国家为党也工作了一辈子,那种感情是怎么也割
> 舍不了的,可我一直就不同意"辉煌五十年"、"辉煌六十年"的提法。这不符合事
> 实的。大跃进困难时期那三、四年,"文革"动乱那十年,总不能说是辉煌的吧,宣
> 传用的词,也要讲究精准,要符合基本事实。你不把那几年扣除,老百姓在心里会扣
> 掉的,历史学家也会扣除的。普通党员也会那么做的。在90 年代的那几年,我说过
> 不止一次,政治宣传离事实太远,那叫什么?那就是不文明的,是野蛮的宣传。
>
> 那几年治理码头车站上的野蛮装卸,这野蛮宣传也要治一治。我的话没有人听。这六
> 十年来,为什么这一点没有变,不但年轻人要想一想,我们这些过来人更要想一想,
> 这叫反思。六十年了,应该好好庆祝,也应该好好反思。要举国反思,要举党反思。
> 一个执政党,一个大国的唯一的执政党,执政了六十年的执政党,总应该有起码的反
> 思勇气吧。这实际上是一种责任,是政党的责任。这反思,肯定会引出许多不同的看
> 法来,这有什么可奇怪的呢?要是搞得气氛紧张,搞一些封杀动作,这显得我们共产
> 党人太没有气度了。在我看来,老百姓的看法,民主党派人士的看法,专家学者的看
> 法,政治上不得志的人的看法,这四类人的看法,尤其应该好好听听,封杀不得,六
> 十年了,我还在这里说一些一千多年前古人说过的那些道理,想起来让人感到很不舒
> 服。(博迅)
>
> 有一位八十年代初主持书记处工作的老同志,晚年在深圳住过几年,有一次我去看他
> ,谈到他那曲折的人生经历,他说,对这个国家、对这个党,他有一大欣慰,两大遗
> 憾。欣慰的是,他亲手推动的华南地区的改革开放成为国家发展的先行者。一个遗憾
> 的是,没有能为党的历史上一个重大冤案平反,另一个遗憾的是没有推动党对不同意
> 见的容忍政策。他的话不多,说完了,我们俩只是相对无语。建国都六十年了,新中
> 国成立初期,有些政策有些政治上的理由,那也不至于六十年来都是如此呀。那些理
> 由现在还存在吗?还站得住脚吗?
>
> 如果那些理由还站得住脚的话,那么,六十年的政权建设、思想建设、文化建设,还
> 能用"辉煌"两个字来概括吗?容忍不同看法的机制还没有建立起来,这只能说明,
> 斯大林主义的那一套还在作怪:革命建设越成功,敌人的反抗就越严重。否则,何至
> 于六十年在这一方面还没有变化呢?那位老同志前几年已经故去了,他的夙愿还依然
> 是个夙愿。这怎么向老百姓交代、向历史交代?从国共第一次合作分裂开始,到1949
> 年我们赶走国民党,国民党压制了我们22年,封杀我们的报刊,捕杀我们的党员,在
> 学校里压制不同的意见。历史证明,他们失败了。我们绝对不能用类似的手段来对待
> 不同意见,对待其他人士。六十年对二十二年,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时间概念?
>
> 我曾经是这个党的高级领导干部,现在享受着很高的政治待遇。我问年轻教授、由我
> 来说出这些话,是不是让他觉得不可思议呢?他老实告诉我说,他真的不知道是不是
> 不可思议。我想要说的是,正因为是高级干部,就更应该从历史责任的高度来考虑问
> 题,否则,高级干部就等于高级官员,这万万要不得。历史责任就是一个政治伦理的
> 问题,对一个政党要负责,就要好好想一想这个问题。
>
> 我这样说,是因为我对许多问题想了很久。记得七十年代末的时候,乔木同志有一次
> 党内讲话时提到了政治伦理这个词,这是我第一次听到这个词。有一次开会休息的时
> 候,我专门向他请教,他说他经历了党内太多的风风雨雨,政治伦理问题真是一言难
> 尽。可惜他后来再也没有谈过这个问题。是啊,到了建国三十年,党内才有这么一位
> 大秀才提了这么一句。
>
> 之后,又不提了。又是三十年了,还是没有人再提。我是做具体工作的,没有那么高
> 的理论水平,可脑袋里一个疑问转了三十年了:我们共产党人就那么不堪谈政治伦理
> 吗?我要说的是,人家封杀我们22年,我们就有必要花六十年时间以其人之道还治其
> 人之身吗?这样的道理不就是政治伦理问题吗?我们不公开谈,能阻止老百姓去想这
> 样的问题吗?这么多问题,在那次深圳谈话以后,一直在我的脑袋里撞来撞去,赶也
> 赶不走。说老实话,我还没有想明白,这恐怕不能用"只缘身在此山中"来解释。这
> 正是需要大家一起来好好研究的。
>
> 去年,在电视上看到我们的领导人在国庆那一天到天安门广场,向人民英雄纪念碑行
> 礼献花。后人向过去为主义、为理想的献身者表达敬意,不正是一种基本的政治伦理
> 吗?没有他们的牺牲,就没有共产党掌权,这是基本的事实。可是,有谁站出来向老
> 百姓解释一下,为什么过去五十多年就没有这样做?没有,连个简单的交代都没有。
> 看来,要一下子找回政治伦理也难。你属下几千万党员,你治下十几亿国民,五十多
> 年了,连个庄重的致敬仪式都没有,是不是应该有个庄重的道歉呢。谁没有做应该做
> 的事情,谁做错了事情,谁就要站出来担责任的。这是起码的伦理。
>
> 我们党有不少人总是习惯夸耀说现在做的一切都是正确的,同时,却对过去为什么不
> 做正确的事情连个起码的交代都没有。人们常说浪子回头金不换,这金不换要有前提
> ,就是要有反思,要有承担责任。我们这么一个泱泱大国,这么一个堂堂大党,总这
> 样含混过去,成了什么样子!用人用错了,举荐的人不负责任,考察评价系统也不负
> 责任,协商机制不负责任,纪律检查委员会也只管查处,不管用人过程中的失察责任
> ,把人关起来了或者枪毙了,就算了结了,还要说查处此人是伟大的成就。这样,这
> 个国家不就成了没人负责任的国家了吗?我们的党不就成了没有人负责任的党了吗?
> 这么下去,这政治伦理又从何谈起呢?
>
> 仔细想想,我们党的那些重大失误都属于撞到了南墙上才回头的,这堵墙是自然规
> 律、国家发展的客观规律,你违反了规律,就头破血流了。为什么会这样?六十年了
> ,我们国家没有成长起应该有的社会性力量来与我们共产党竞争,来提醒、来监督我
> 们党,那些不同意见统统因为不能反映我们党的正确就听也不听。那么全权施政,那
> 就全权独担责任吧,又不是。六十年里有多少时间,国家发展受到阻碍,国民的发展
> 机会失去了,宪法权利也得不到实现。这种现象是很不伦理的。那位让我传话的老同
> 志对我说过:你我都垂垂老矣,怕的是盖棺难定论呀!我已经走到了晚年的晚年了,
> 这样的自责总摆脱不了。(boxun)
>
> 人一旦有了伦理责任,肯定活得不轻松。一个国家,一个政党大概也是如此。我这
> 么一个老人总想和年轻人在一起,就是要竖起耳朵,听听这些后来人怎么说我。这位
> 年轻教授对我说,六十年了,我们国家还没有出现完整意义上的选民,我们党也没有
> 出现权利完整的党员,我们还没有建立起来容许其他人发挥政治作用的制度,这些是
> 不是您个人最大的不安?我和教授的忘年之交,是因为他通过我的孩子转给他写的一
> 篇短文,他说他不为了发表,只是希望能在党内流传,引起讨论,文章说的是"党章
> "上的那么多权利为什么落不到实处,为什么落不到实处却又不加修改。我就找他来
> 谈了很多次。还是要从基本事实说起。从建党的时候起,我们党就说自己代表了农工
> ,四九年以后,又说代表了几万万中国人民,到建国六十年的现在,还是这么来讲。
> 大家同时还看到,六十年了,并没有严肃严谨的政治程序来赋予那种代表权,选举的
> 、非选举的,都没有。
>
> 老家的一些省市长经常来看我,我总是对他们讲,你们的职位是需要选举才能得
> 到的,要凭自己的本事来当选,不要老是寄希望于人大代表团中党组织的幕后作用。
> 靠这种作用选上的,脸要红的,对有选举权的党员进行党纪约束来统一贯彻党的决定
> ,这就是"议会中的党员活动",应该是合法的,可是,在很多情况下,这就变成了
> 压制不同意见的优势,哪里有像共产党这样大的党团呢?这不是平等竞争的机制,六
> 十年来都是如此,没有变,很难说这样的程序是严肃的、严谨的。依照现在的选举法
> ,这没有违法之处,但却是违背政治伦理的,等于一家政党掌控了选举机器,民意要
> 真正表达,就是一件难事了。这是谁都看得见的。
>
> 党校这位教授告诉我,六十年来,共产党应对各种危机,比如政治动荡、内部纷
> 争、舆论压力、人事不正常变动,已经有了许多很定型的危机处置办法了,人才也聚
> 积了不少,有这么大的优势,为什么还没有打算搞平等的党际竞争呢?我说,我回答
> 不了这个问题,但总觉得竞争选举是一个绕不过去的坎。现在还有人说,在中国搞真
> 正意义上的民主选举,条件不成熟,这好像是说,中国农民多,素质不高,中国没有
> 民主传统,这都是劣势。可是,当这些劣势转变为优势了,共产党组织的优势可能就
> 没有了,到那时候,就又有理由不开放民主选举了。这政治伦理上的死结,什么时候
> 能彻底解开?六十年已经过去了,还要再等几十年?
>
> 建国六十年了,应该回到一个最基本的问题上去。这个国家国民的意愿到底是什
> 么?应该通过什么样的办法来表达真正的民意?这个问题,苏联没有搞明白,六十九
> 年就亡国亡党了,我从来就不是一个民粹主义者,凭我几十年的政治阅历,我敢说,
> 表达民意是一个国家政治制度的"基础设施",也是衡量一个国家进步、文明程度的
> 主要标准。我总能收到许多老百姓写来的信,我就让秘书挑一些让我看看,多年来都
> 是这么做的。去年,接到山东一位农民的信,他问我:你们北京的领导到底知道不知
> 道我们在想什么、想要什么?我就想起六十年代困难时期,毛主席号召我们大兴调查
> 研究之风,我下到农村,走了两个月,汇总起来报告给毛主席党中央一大堆问题,其
> 中就有这个问题。四十年过去了,这个问题还是让老百姓又问出来了。老百姓从我们
> 的广播电视、报纸上找不到答案,就又问到我们头上来了。
>
> 当然,民意本身是很复杂的,有各种各样的人,就有各种各样不同的看法,这很正常
> 。关键是,我们党是不是正视了民意,又在用什么样的制度来保证民意能获得充分的
> 、真实的表达。现在电视上报道了老百姓想致富想发展、想生活得好一些。这是一个
> 进步,因为以前不让公开这么讲。这不让讲的责任,由谁来负?现在老百姓老想发财
> 致富吗?他们想参与更多的社会政治事务,想要有更多的权利,更多的发展机会。这
> 些为什么不让公开讲?这不让讲的责任,又由谁来负?六十年了,我们是不是应该说
> ,在民意处理上的失误,是我们共产党最大的失误,这是要写进史书的。90年代初那
> 几年,有不少签名信、万言书、公开信,我说过多少次,不要大惊小怪,不要乱查封
> 杀,人家有话说,就让他说出来,有什么忍受不了的。我的话就是没有人听。一位管
> 思想宣传的领导跑到我那里说,我不敢不管呀,中央说守土有责,我是管这个的,不
> 管就是失责。你看看,这就是他的责任观念,就是不对民意负责。
>
> 让我特别痛心的是,有许多人还把对民意的引导庸俗化、功利化。歪曲民意,挟
> 持民意为"人质",来抵制对改革的正当要求,抵制对一些错误决策的修正。这造成
> 很严重的后果,更是违反政治伦理的。九十年代末的时候,一些参加过抗美援朝的老
> 同志给中央写信,要求禁止一些学者发表关于抗美援朝战争的最新研究成果,他们认
> 为,这些研究修正了过去的一些定论,让他们感情上受不了。这是民意吧,可这是什
> 么样的民意呢?这些老同志到底了解那场战争多少?那些专家则不过是到前苏联那里
> 查了刚刚公开的档案,做了学术上的研究。这有什么错?有一个学者写信给我喊屈叫
> 冤,我给有关领导转了他的信,最后还是石沉大海了。那些老同志脑袋里的定论到底
> 从哪里来的?还不是从外面灌输给他们的。要用事实来纠正他们的一些老观念,就说
> 不行,就说要照顾老同志们的感情,就说"党史无小事",这是什么政治逻辑?
>
> 六十年了,许多应该变而且可以变的东西,在这样的逻辑下,就变成了不能变、
> 不可变的东西,要树立起基本的政治伦理,还有许多障碍要克服。第一条,六十年了
> ,我们党把国家的治乱要系于一身,过去那么多年的折腾,没有不起因于我们党自身
> 的折腾的。这让我痛心,我们党的折腾殃及了国家,殃及了老百姓。这么多年了,我
> 们告诉老百姓说,这个国家没有共产党的话,就会大乱的,老百姓真是怕折腾怕到极
> 点了,他们对稳定的盼望,就成了我们党再单独执政下去的"民意",这一循环什么
> 时候能够打破呢?
>
> 第二条,涉及到怎么样让老百姓认清历史、认清现实,就是要认清一些基本事实
> 。六十年来,我们说得最多的一段话是"几千万革命先烈换来了红色江山"。这是关
> 于共产党执政合法性的最大理由之一。为了新中国,死了数千万人,这是基本事实。
> 还有一个事实是,他们是为什么牺牲的?他们前仆后继,为的是当时我们中国共产党
> 设立的目标和理想,现在,有多少老百姓知道那时共产党设立了什么具体目标?我知
> 道,90年时,出过一本书,书名叫《历史的先声----半个世纪前的承诺》,很快被查
> 封了。我让秘书找了一本我看看,用了一个周末的两天,我全部看完了,我还找了一
> 些专门研究那段历史的专家来问了情况,他们告诉我,这本书里收集的,全部是我们
> 党在三四十年代公开发表的社论、评论、声明,没有一份是伪造的。当时,我们党向
> 全中国人民做了承诺,要建立一个民主、自由、独立的国家。那时,国民党不搞民主
> ,不给自由,也没有能力让国家真正独立,才有共产党肩负那些承诺来取而代之。这
> 些承诺的确吸引了无数志士仁人。那些牺牲的人就属于这部分人。
>
> 其实,那些承诺在毛主席三四十年代的许多著作中都有。可是,到了五六十年代都被
> 那个毛泽东著作编辑委员会修改掉了。我看到过一份文献研究室送来的原稿与修改稿
> ,当时让我心里震动很大。现在,我能公开说出二十多年前我脑袋里就产生的疑问,
> 这么个修改法,那几千万人不是白白牺牲了吗?那是白纸黑字,确实推翻了当年我们
> 党的承诺。说轻了,这是不尊重历史,本质上,这就是违反政治伦理,这就等于是把
> 我们党执政掌权的基础建在沙滩上,这能牢固吗?历史总会把真相还给老百姓的,六
> 十年不行,七十年,七十年不行,八十年,老百姓总要知道的。91年的时候,有专家
> 给中央写出苏联解体原因的分析报告,说是戈尔巴乔夫的公开性毁掉了苏共、毁掉了
> 苏联。我在这个结论下是划了大大问号的。照我看,不是公开性搞错了,而是搞迟了
> 。在许多事情上,我们有一些人总是把经验当教训,把教训当经验,这不改是绝对不
> 行的。
>
> 建国六十年了,还有多少事情没有向老百姓说清楚,80年起草《决议》时,许多
> 同志提出了许多疑问,后来都被一句"粗线条"打发过去了,这个原则在今天还在起
> 作用,被一些人用来做为掩盖真相、推卸历史责任的挡箭牌,让我们党的改革更加艰
> 难。去年,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年的时候,一些当事人就那个历史转折的真相做了一点
> 披露,但还是被设置了许多规矩,以致"活人讳"、"圣人讳"成了一种习惯,难改
> 。那一年我到广东视察,就有一些当事人向我聊起1976年月10月6 日的一些事情,印
> 证了我以前的一些道听途说,这一事件的内幕,我们的老百姓在去年的一份南方报纸
> 上看到。在处理"四人帮"过程中,党的秘密情报机关起到了特殊作用,难以说明、
> 又不可缺少的作用,老帅要利用自己的亲属与情报机关作沟通打招呼。这一事实被隐
> 瞒了整整三十二年。谁承担这种隐瞒的责任?
>
> 一个执政党的领导人运用亲属、情报机关、军队的力量来解决党内纠纷,这种"下不
> 为例"的事情,真的下不为例了吗?周总理在建国之初就告诫过李克农同志,情报机
> 关不要卷入党内斗争,他的告诫防止了我们党内的那些不规范行为了吗?六十年了,
> 执政党即使不方便向老百姓说清楚,至少也应该先向几千万党内同志讲清楚,在赞扬
> 那些为国家进入新局面作出了特殊贡献的人的同时,也应该明确地否定他们所使用的
> 手段,这才符合基本的政治伦理。现在,还没有听到这种否定。一个执政党执政了六
> 十年还不注意这一点,要执政能力有什么用?没有政治伦理为基础的执政能力,会变
> 成什么样的能力,我想,大家会认真思考这个问题的。
>
> 我们党执政六十年了,开始说到了决策科学化,开始说到了权力制衡,但做得到
> 底怎么样?看来不说到政治伦理不行,光说到还不行,还要有办法、有制度来落实这
> 种伦理。毛主席在没有建国的时候,就提出了"为人民服务",这是最高的政治伦理
> 目标,可是怎么为人民服务,他老人家没有回答好这个问题。这"服务"不知要比"
> 执政为民"要谦卑、要诚恳多少倍,但做得怎么样呢?我的结论是,光有"为人民服
> 务"、"执政为民"的宗旨,是解决不了问题的,这一宗旨也还是要有政治伦理作基
> 础的。有一个姓康的年轻学者前几年提出第三种合法性来源,说是一个政党只要发誓
> 为老百姓服务,就有了执政的合法性,我看,这种看法是不成熟的,对基本事实都没
> 有搞清楚。
>
> 六十年了,只要关心国家发展前途的人,都会想到怎么样推进政治民主的问题,
> 我们的老百姓、社会团体对国家政治生活既表达不了独立的看法,又参与不了实际政
> 治过程,又监督不了执政党,人微言轻,这种"三不"状态总不能这样延续下去吧,
> 不能总是一成不变地讲话如仪、视察如仪、批示如仪吧。要多想想执政党对国家、对
> 老百姓、对历史应该承担的历史责任。
>
> 我这么老了,说了这么多。有些年轻人会骂我,在位的时候怎么不说,怎么不做
> ,这种责骂是有道理的,我个人不能用客观环境、客观因素来推卸我应该承担的那一
> 部分历史责任。说了那么多政治伦理,我本人就要好好养成那种政治伦理。80年起草
> 《决议》的时候,小平同志说,他最有资格来评价毛主席他老人家的政治品质。可他
> 却认为,这种评价应该让后人去做。这么一来,难题就留下了。如果后人既没有小平
> 同志那种资格,又不讲基本的政治伦理,这事情又要赖给后后人了。总要有人出来讲
> 话的,我算是其中的一个吧。
>
>


--~--~---------~--~----~------------~-------~--~----~
You received this message because you are subscribed to the Google
Groups "申江评论" group.
To post to this group, send email to jimmytalk@googlegroups.com
To unsubscribe from this group, send email to
jimmytalk+un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For more options, visit this group at
http://groups.google.com/group/jimmytalk?hl=en?hl=zh-CN
-~----------~----~----~----~------~----~------~--~---


--
~~~~~~~~~~~~~~~~~~~~~~~~~~~~
http://bczc.blogspot.com
~~~~~~~~~~~~~~~~~~~~~~~~~~~~

薪资丰厚进退自由 加国海军加强招募华裔青年

(博讯北京时间2009年8月03日 转载)
加拿大海军明年将迎来建军100周年纪念。为了继续壮大海军队伍,海军一直希望吸引更多年轻人入伍,尤其是华裔青年;而加入海军后丰厚的薪资,也非常具吸引力。
(博讯 boxun.com)

加拿大海军中校尹庆宗表示,海军分为正规军(Regular)和后备军(Reserve)。正规军中,少数族裔较少,只有3%至4%,而华裔只占其中很小部分。不过,他说,在后备军中,少数族裔则较多,而且后备军工作属兼职,仍然不影响正常工作。

尹庆宗指出,一些华人对海军有些误解,认为参加海军就意味着上战场作战。但其实现代世界和平,实战机会极少,因此毋须担心。

另外,他还说,其实加入海军就如同获得一份新工作一样,如果感兴趣的,更可当作一生的职业来做。而参加海军后,发现并不喜欢,也可以中途退出。而且,在现如今经济环境不佳情况下,海军的收入和福利也非常具吸引力。

尹庆宗认为,海军薪资不低于其它工作。据加拿大海军官方网站显示,海军士官最低年薪31,020元,而升至下士(Corporal)年薪就达到
52,140元,中士(Sergeant)年薪59,892元,而升至总军士长(Chief Warrant
Officer)后,年薪就有81,744元。

尹庆宗表示,华裔小区中很多青年人都有很好的才华,例如计算机技术、领导能力等都非常突出。在海军队伍中,也有非常多的工作职位可供选择。他举例说,一条军舰上需要各方面人才,而海军队伍还有大量后勤工作及文职的职位。

尹庆宗说,加拿大海军装备在世界上位于领先地位,明年加拿大海军也将迎来建军100周年纪念,他也是筹备委员会主席。他指出,加国海军建军100
周年的庆祝活动,由明年5月开始,一整年都有各式庆祝活动。而在明年6月,来自中国等国的海军军鉴都前来参加庆祝活动,届时这些军舰分别停泊温哥华和维多利亚,公众也可以登舰参观。
_(网文转载) (博讯 boxun.com)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您收到此信息是由于您订阅了 Google 论坛"参考消息(G4G)"论坛。
要在此论坛发帖,请发电子邮件到 Go2group@googlegroups.com
要退订此论坛,请发邮件至 Go2group+un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更多选项,请通过 http://groups.google.com/group/Go2group?hl=zh-CN 访问该论坛

-~----------~----~----~----~------~----~------~--~---


--
~~~~~~~~~~~~~~~~~~~~~~~~~~~~
http://bczc.blogspot.com
~~~~~~~~~~~~~~~~~~~~~~~~~~~~

一批长得很有个性的蔬菜

人与自然的和谐

--
~~~~~~~~~~~~~~~~~~~~~~~~~~~~
http://bczc.blogspot.com
~~~~~~~~~~~~~~~~~~~~~~~~~~~~

2009-08-04

Fwd: 感悟VS笑话

感悟--驾驭天使与魔鬼

    国王要退休王子要接班,由于王子特别喜欢马和马车,国王送给王子一辆马车和两匹骏马。王子特别高兴,就赶着马车出去兜风,回来王子问国王,他说:父王这两匹骏马长得都很漂亮,您为什么把一匹马叫天使一匹马叫魔鬼呢?国王说:你明天就要当国王了,你记住国王不是平常人,国王未来既要能驾驭天使,也要能驾驭魔鬼。

    当我们看电视剧时,都非常喜欢纪晓岚,恨不得把和珅这个贪官早点杀掉。看到这个故事才知道乾隆为什么不杀和珅,乾隆就是乾隆,我们才是平凡人。

    在去西天取经的路上,孙悟空是能力的化身,在生活中能力能比上孙悟空的人太少了。孙悟空一路上除妖捉怪,然而,也没有把妖怪除尽捉绝,而菩萨并没有去除,只是在关键时刻她点化妖怪,让妖怪在应该在的位置上为人间服务。

    在革命武装斗争中,毛泽东既招募淳朴的农民参军也能诏安绿林好汉;一位高级将领策划带着众多的军官逃跑,被发现并扣留后,应该是死罪,然而,毛泽东自己亲自去见他,见面后,毛泽东并没有批评要逃跑的将领,而是,首先检讨了自己,这一举动,不仅征服了一批军官,而且,得了一员终生效忠自己的猛将许世友。

    在林肯竞选总统时,有一位蔡氏议员一直攻击林肯,林肯竞选成功后,蔡氏扬言:他将与林肯在连任竞选中竞争。林肯当上总统后,根据蔡氏特长,任命蔡氏为财政部长。有人不解,问林肯为什么重用自己的政敌?林肯说:我在乡下发现,如果马蝇叮在马身上,马耕地时走的就快,假如有一支叫做欲望的马蝇叮在蔡先生的大脑里,那就叮着吧,他好跑的更快。

    本来世间没有天使和魔鬼,天使和魔鬼在我们人的心目中。

    敢于驾驭魔鬼,不是领导者的领导艺术,而是具有王者风范领导人的心胸气度。

笑话---许愿

    1) 一对儿同年同月同日生的老夫妇共同生活了35年。今天,他们大摆宴席,庆贺他们的60岁大寿宴席过程中,上帝来了。上帝称赞老夫妇是真正的"恩爱夫妇",并答应给他们每人一个愿望。老太太激动地说:"我们很贫穷,我只想想好好看看这个世界,做一次全球旅游。"上帝挥了一下手,砰的一声,一打儿飞机票从空中落入老太太的手上。该老头儿许愿了,只见他沉思了一会儿,说道:"我想娶一个比我年轻30岁的女人。"上帝又了一下手,砰!……老头儿一下子变成了90岁。

    2) 潦倒中年男子独自在海边漫步,忽然踢到了一个硬物,低头一看是盏油灯。他拾起来,用衣袖拭掉上面的沙,巨大的灯神出现了。中年男子问:"是不是有三个愿望?"灯神回答:"不,那是童话惯用的夸张手法,我只能为你达成一个愿望。"中年男子提出要求:"我很想去美国大峡谷旅行,但是怕乘飞机;朋友提议坐邮轮,我却怕晕船。你可不可建一条大桥,连接香港和美国?"灯神骂道:"神经病!你可知造一条这么长的桥,需要多少钢铁水泥?不可能的事我不做,你再许一个较实际的愿望吧!"中年男子说:"我结过三次婚,又离过三次婚,每任妻子都怪我不了解她。你能不能令我开窍,明白女人不讲话时,脑子里究竟在想些什么?说'不需要'的时候其实想要什么?"灯神叹一口气道:"那条跨太平洋大桥,你要双线还是四线车道?"

    3) 一天有两个妙龄女郎漫步在沙滩上。走着走着突然发现一个油灯。甲一时好奇心起,捡起油灯来搓了搓……突然此时有一个精灵从茶壶里飘了出来!精灵说:"主人,你们把我救了出来,我可以给你们一人一个愿望。"在精灵说完的时后,乙突然起了贪心的念头。于是乙抢着说:"我要甲愿望的两倍。"精灵说:"没问题。"于是精灵就对着甲说:"你要甚么愿望呢?"甲说:"我希望我的三围是38,24,38。"


Best Regards
Amy Song

2009-08-03

网友晒薪证明收入“被增长” 与统计局数字打架

www.eastmoney.com 2009-08-03 08:29 邢飞 北京晨报
字体: 大 中 小  收藏 复制网址 打印
在 经历了"晒衣"、"晒食"、"晒就业"、"晒股票"后,上周以来,网友们掀起新一轮的"晒工资"热潮。与以往不同的是,此次的"晒工资"热潮却是因为国家
统计局的一项统计数据引发的,很多人觉得大众的工资水平被统计局算高了,网友们则诙谐地将之称为工资"被增长"。

  网友收入"被增长"

  流行"晒工资"始于2006年,很多人热衷把自己的详细收入甚至日常开支都展示出来,网民们给它起了个生动的名字----"晒工资"。每到年初,"晒工资"的帖子会大量增加,尤其是临近春节,"晒"年终奖更是一大热门。

  不过,新一波"晒工资"热,却与国家统计局上周公布的一份统计数字有关。国家统计局上周三公布的一份统计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为14638元,平均每月税前工资达到2240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12.9%,远超上半年7.1%的经济增速。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一经公布,立刻在网上引起一片热议和质疑,"被增长"的帖子异常火爆,短短4天,搜狐网关于"晒工资"的帖子已经达到11931条,不少居民称自己的收入与统计数据存在一定差距,实际感受与数据不符成为讨论的焦点。

   此外,在"晒工资"的帖子中,来自金融、电信等高收入行业的员工对于自己工资也有不少抱怨,"我在证券公司干了两年,现在每个月满打满算也就拿2300
元,'三险一金'都没有,金融行业高管收入的确高,不过基层人员属于'被增长'一族。""我是电信行业县公司30年工龄员工,每月工资700元,绩效
600元,实在可怜。经理可拿7000元左右,差距5至10倍。"

  统计局与央行数字打架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劳动工资研究所研究员狄煌表示,此次"晒工资"和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工资增速与大众的"感觉"出现偏差有关。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国家统计局公布上半年工资的前一天,央行调查统计司公布的城镇储户问卷调查显示,今年二季度城镇居民当期收入感受指数为-8.6%,比一季度大幅下降20个百分点,是1999年开展调查以来的十年最低水平。

  两项调查的相互矛盾令人困惑。"房价、医疗、教育价格都在上涨,这更能真实反映目前大多数人对于收入状况的感受。"狄煌表示,央行数据与国家统计局数据出现反差很正常,矛盾背后反映的是收入统计的缺陷。

  专家:统计方法有缺陷

  作为涉及民生的关键指标,平均工资不仅能衡量当地居民收入、生活水平,通过工资水平的变化,还可以反映出宏观经济运行情况、失业率以及从业人员的工资水平等。

  "全国城乡职工总共4.1亿人,而纳入国家统计范围的职工只有1.1亿人。私营企业、个体工商户和农民工都没有统计在内。"狄煌表示,"这种统计方法已经不能反映真正的社会平均工资。"

   此外,狄煌表示,造成网友质疑的另一大原因在于目前缺少职业、岗位工资统计,即使在垄断行业内部,普通员工与管理人员的收入状况也并不一致,"普通员工
收入不仅基数低,涨得也不快,而高级管理人员基数大,工资涨得反而快,两者一平均,当然造成普通员工的工资'被上涨'。"

  搜狐网调查显示,有52.51%的网友呼吁国家统计局----"别平均,还是细化一下,将各种工资段的人数比例也公布出来:月工资1500元以下的有多少,2500元以下的有多少,5000元以下的有多少,20000元以上的有多少,也让我们知道差距有多大。"

  统计局回应要改进工资统计

   据媒体报道,针对社会上对平均工资数据的议论,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表示,要改进工资统计工作。马建堂表示,私营企业工资统计已经开展,去年私营企业的
平均工资已经统计出来了。因为当前平均工资数据还承担了各类补偿、赔偿、社保等政策依据的功能,在和有关部门商定后,将适时公布私营企业工资数据。

   狄煌建议,统计部门应争取在两年之内将全国城乡在职职工的全部工资进行公布。此外,还需要按照岗位、职业加以细分,"在欧美国家,各行各业的职业高级经
理、企业中层人员、普通职工工资薪酬都有详细的统计,统计部门只有这样才能减少公众对于统计数据的质疑,让数据更客观、真实。"

  应对数据质疑不妨学学国土部

  在收入好不容易跑过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之后,不少人发现,自己的收入又跑输了国家统计局的平均工资增速,在职业生涯不争气的同时,还拖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后腿。

   在全球经济形势严峻的大环境下,上半年的收入增速居然能够超过GDP增长,实在让人感到来之不易。不过,与工资数据一片向好形成反差的是,从银行职员、
公务员、教师到产业工人,都对这个增速表示了不同程度的质疑。许多城镇职工并没有感到收入在增长,平均工资的两位数增幅从何而来?"我的收入是增长了还是
'被增长'了?"

  来自财政部此前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个人所得税完成2136.73亿元,同比增长0.7%,比去年同期增速回落了26.5个百分点。个人所得税主要是以工资为征收依据的,城镇居民收入增长很快,个人所得税比去年却大幅下降,两者显然是相互矛盾的。

   在国家统计局新闻中心主办的"2008最受关注的统计数据"评选中,"职工平均工资及其增长速度"获得了61.08%的选票,超过"消费物价指数
CPI"和"房屋销售价格指数",成为最受关注的民生指标。然而,平均工资数据却屡屡陷入质疑之中,上一波的质疑刚刚出现在今年4月份。

   其实,消除民众对于收入的质疑也很简单,统计部门不妨向国土部门学习。针对地价上涨推高房价的指责,国土资源部将全国620个监测项目的土地直接拿出来
"晒成本",以铁打的数据,回应天下悠悠之口,效果可说是立竿见影。其实,"凭感觉"发表言论的大众,是很容易被事实说服的,为什么统计局就不能将各个收
入段、各个职位的收入情况详细拿出来晒晒呢?

--
-------------
Regards

William Wang

--
~~~~~~~~~~~~~~~~~~~~~~~~~~~~
http://bczc.blogspot.com
~~~~~~~~~~~~~~~~~~~~~~~~~~~~

成露:部分城市房价高到不道德

北京一个五环外的普通住宅项目,去年下半年第一次开盘,最初售价8800元/平方米,如今摇身一变15500元/平方米,涨幅超过80%。今年上半年,房价上涨之快,令人头晕目眩。尤其6月以来,随着部分城市出现新的地王,有的城市房价已提前进入"3万元时代",有的城市"一个电话涨一千",开发商捂盘惜售,集体狂欢,普通百姓心急如焚,望楼兴叹……部分城市房价再度暴涨攀升,已经高到不道德的地步。

就在前几天,某地举行的一个房地产论坛上,房产大亨还在侃侃而谈"中国有钱人太多了,房价太便宜了"。盯着富豪榜上的人群,盯着奢侈品展上的买家,来评判房价的高低,真的令人无话可说了。有的大亨不早就表明了"为有钱人盖房子"的理念吗?盯着社会有钱人定房价,这也不是什么秘密。当房地产开发利益群体们坚定不移地说"房价由供求关系决定",完全是自欺欺人。刚性需求、刚性投资,是基础事实,不过却被大多开发商和"御用专家"借了去,给房价装上起飞的翅膀而已。房价紧盯着社会少部分有钱人,这是一种不道德。

房价收入比,是全世界很多城市判断房价正常与否的一个重要指标。但在我们的一些房地产开发利益群体眼里,这个指标根本没有实际意义,原因是"隐形收入不计算在内,无法统计"。我们都知道,普通工薪阶层是社会的大众,是城市的大多数居民,他们能有什么隐形收入?完全漠视房价收入比的房价,完全是漠视住房的民生需要。

还有开发商们坚持认为,房价的涨幅与国民收入的增幅相比仍比较低,以此来证明房价不高、房子不贵,简直是愚弄百姓。按照这样的思维,教育、医疗、银行、水电等部门都可以拿这个当理由,以此来证明他们统统不贵、不高。这好比所有的抽水机都从一个井里抽水,个个都说抽的不多,根本不管这口井还有多少水,这不是强盗逻辑吗?前不久,广州一位官员表示,现在广州房地产市场价格已经涨到70%~80%的市民买不起房了。开发商却依然说"房子太便宜"。我们共同生活在同一块土地上,二者之间的差距怎么就这么大呢?

今年上半年,全国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注为14638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加了1674元,增长12.9%。不过,央行最新问卷调查显示,城镇居民收入感受下降至1999年以来的最低水平。有关专家称,制约公众工资增长和消费"感觉"的,不单是收入和消费的绝对增长幅度,还有住房、养老、医疗、教育等公共产品供给与保障。在数字和调查面前,开发商抵死拿他们的强盗逻辑哄弄百姓,吆喝着把更多平民拉进富人的市场当垫背,这样的楼市还有什么秩序可言?

随着最新有人抛出的"房地产救中国"论,楼市里的利益群体越来越板结在一起。金融危机里的这一论调,简直就是为开发商打了一支强心剂,更有理由坚持高房价不动摇了。某些人已经按耐不住叫嚷着"下半年房价暴涨""严重供不应求",摆明了造势。开发商们还理直气壮地吆喝"为什么不能捂盘惜售",
称"开发商捂盘惜售很正常"。见房价上涨,趁机"捂盘惜售",营造"供不应求"假象,为高房价推波助澜。"捂盘惜售正常","房价暴涨正常"……楼市里没有错的,只有正常的,耍横到这个地步,这样的楼市,将会释放出什么样的社会风险?

当房子成为社会少数有钱人孵化财富的发酵池,当越来越多的人被远远甩在房子后面大喘气,房价便放大了贫富差距,马太效应。亚当斯密说过:"有大财富的所在,就有大不平等的所在,有一个巨富的人,同时至少必有五百个穷人。少数人的富裕,同时是以多数人的贫乏为前提的。"如此精辟的论述,简直就像看到了今天的中国房价。

市场没有道德做基础,就犹如脱缰的野马引我们走入未知的歧路。也许有人会说,抱怨房价不道德有什么用,也许有人会力挺"市场说了算"。市场和道德并不冲突,不讲道德的市场不是合理的市场,贪婪的市场注定会为贪婪和不道德付出血的代价。

新近召开的中国价格的论坛上传来一个消息: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彭森表示,要推进民生价格监管方式改革,当前,要抓紧改进房地产价格和收费监管。

我们有所期待……

来源:工人日报

--~--~---------~--~----~------------~-------~--~----~
您收到此信息是由于您订阅了"中国报道周刊"邮件杂志。
要订阅此邮件,请发邮件至 chinaweek-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要退订此邮件,请发邮件至 chinaweek-un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投稿信箱:chinaweekly@gmail.com ,请在标题处注明"投稿"字样。
感谢您订阅并阅读"中国报道周刊" [ www.china-week.com ] 电子杂志!
-~----------~----~----~----~------~----~------~--~---


--
~~~~~~~~~~~~~~~~~~~~~~~~~~~~
http://bczc.blogspot.com
~~~~~~~~~~~~~~~~~~~~~~~~~~~~

上海退休人员养老金知多少---自己算(一)----转帖

作者:上海三级医院网 日期:2009-08-02

由于上海退休人员养老金自2007年8月20日发布沪府发〔2007〕27号文之后有新、老二种计算方法。现帖上沪府发〔2007〕27号文如下,而后再逐一表述。

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调整本市城镇企业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的通知

各区、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

  根据《国务院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国发(2005)38号,以下简称《决定》)精神,结合本市实际,现就调整本市城镇企业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作如下通知:

  一、1993年1月1日起参加工作,缴费年限累计满15年的参保人员,退休后可以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其基本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

  基础养老金月标准以办理申领基本养老金手续时的上年度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为基数,缴费年限每满1年发给1%.

  个人账户养老金月标准为个人账户储存额除以《决定》规定的计发月数(见附表三)。

  二、1992年底以前参加工作,缴费年限(含《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城镇养老保险"虚账实记"若干事项的通知》(沪府发(2006)19号)规定的"虚账实记"记账年限)累计满15年的参保人员,退休后可以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其基本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和过渡性养老金组成。

  基础养老金月标准按照本通知第一条第二款规定计发。

  个人账户养老金月标准为个人账户储存额(不含"虚账实记"的金额及其利息)除以《决定》规定的计发月数(表一)。

  过渡性养老金月标准为"虚账实记"的金额及其利息除以120.

  三、为保证本通知规定的基本养老金计发水平与原城镇企业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的计发水平合理衔接、平稳过渡,设置5年过渡期(2006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凡在过渡期内按照本通知规定的基本养老金计发水平,低于原城镇企业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计发水平的,其差额部分予以补足;高于原城镇企业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计发水平的,按照逐步增加的原则,确定增发标准,具体办法由市劳动保障局另行制定。

  原城镇企业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计发的基本养老金中,工龄性养老金按照市劳动保障局《关于确定本市2005年度养老金计发有关标准的通知》(沪劳保养发(2005)15号)规定的标准执行;计发个人账户养老金的个人账户储存额不含"虚账实记"的金额及其利息。

  四、参保人员按照本通知计发基本养老金后,还可以按照规定享受一次性补充养老金以及一次性计划生育奖励费。其中,属于政府奖励性质的项目由市财政列支,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代为发放。

  五、2006年1月1日至本通知实施前,已经办理申领基本养老金手续的参保人员(含按照《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完善本市城镇企业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的通知》(沪府(2006)12号)第五条第二款规定选择新办法的人员),按照本通知规定重新计发基本养老金,具体办法另行制定。

  本通知自2007年9月1日起执行。同时,沪府(2006)12号文停止实施。

表述如下:

一、现对"通知"第一条进行理解。

 1993年1月1日起参加工作,缴费年限累计满15年的参保人员,退休后可以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其基本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

1、1993年1月1日是开始缴养老金的日期,1993年1月1日前是不缴养老金的。

2、缴养老金累计满15年的人员,退休后才可以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

3、退休人员按月领取养老金是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二部分组成。

4、基础养老金是指在办理申领基本养老金手续时的上年度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为基数,缴费年限每满1年发给1%.

5、个人账户养老金是指个人账户储存额除以按退休年龄规定的计发月数,60岁退休的计发月数是139个月。(表三)

以2009年12月31日办理60岁退休手续,累计缴费满17年,退休时个人账户储存额是48000元的为例。

新办法:2008 年度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为基数是3292元。

从1993年1月1日是开始缴养老金到2009年12月31日退休,累计缴费满17年,每满1年发给1%,共17%。

基础养老金就是:3292元*17%=559.6元

个人账户养老金就是:48000远除以139个月=345.3元(60岁退休查表三是139个月)

老办法:2008年度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为基数是3292元*20%。

基础养老金就是:3292元*20%=658.4元。

个人账户养老金就是:48000元除以120个月=400元

新办法比老办法少,新办法比老办法多只有2种情况发生:1、缴费年限累计超过20年以上,2、63岁以后退休。

待续(附表在后)

--~--~---------~--~----~------------~-------~--~----~
You received this message because you are subscribed to the Google
Groups "申江评论" group.
To post to this group, send email to jimmytalk@googlegroups.com
To unsubscribe from this group, send email to
jimmytalk+un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For more options, visit this group at
http://groups.google.com/group/jimmytalk?hl=en?hl=zh-CN
-~----------~----~----~----~------~----~------~--~---


--
~~~~~~~~~~~~~~~~~~~~~~~~~~~~
http://bczc.blogspot.com
~~~~~~~~~~~~~~~~~~~~~~~~~~~~

2009-08-02

飞利浦的iphone底座+唤醒灯

8月22日上市,199美元!

自带闹铃(4钟铃声)配合iphone使用当然效果更佳

--
~~~~~~~~~~~~~~~~~~~~~~~~~~~~
http://bczc.blogspot.com
~~~~~~~~~~~~~~~~~~~~~~~~~~~~

水溶性比基尼

难道说就是穿着在海滩上走走不下水?还是用来捉弄不知情的mm?

--
~~~~~~~~~~~~~~~~~~~~~~~~~~~~
http://bczc.blogspot.com
~~~~~~~~~~~~~~~~~~~~~~~~~~~~

HOW TO: 怎样生成自己的标签云

搜索此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