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提出"中国特色"的人――日本思想家西乡隆盛
一点五 2009-04-09
就个人的学习看,历史上第一个缔造"中国特色"这个词汇并对其内涵进行阐述的,大约是日本明治维新时期思想家西乡隆盛。他的原话是这样说的:"自孔子之后,历八十余世而不进步,乃中国特色也。"
当然,率先认识到中国"历八十余世而不进步"的,是西方人。大约在十五、六世纪之前,中国还简直是西方人心中的香格里拉,进入十六、七世纪后,随着西方人对中国接触与了解的增加,他们开始幡然醒悟,痛感昨非。大英帝国第一个出使中国的使节马夏尔尼勋爵,向英国政府报告中国国情时是这样表述的:"中国的历史从本质上看是没有历史的;它只是君主覆灭的一再重复而已。任何进步都不可能从中产生"。
不过,对汉学进行现代反思的还是日本人。明治维新之后,日本的汉学家受到洋学的极大冲击,汉学家及汉学均被视为守旧力量,不再享有昔日的崇高威望。明治之后,日本人发现自己"进步之速,为古今万国所未有"。以西乡隆盛为代表的进步思想家更加意识到,汉学可以维系日本社会的传承却无力促进日本社会的进步与繁荣,"脱亚入欧"遂成了一时的流行思潮。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崛起,"中国特色"摇身一变为进步潮流,浩浩荡荡,成为中国社会的正果,并日益滋生出凌驾于普世价值之上的冲动。对此,美藉华人孙隆基先生是这样看待的:把中国特色作为一种正面的主弦律来弘扬,是一种不负责任的历史的浪漫主义观点――它既无视过去历史的阴暗,也对未来许下了空头支票。
其实我们自己泠静的想一想,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的进步究意是受惠于"中国特色"还是西方文明,答案应该是不言自明的。"中国特色"曾在长达二千多年的时间里,让中国社会一直陷入停滞和轮回,又怎么可能让中国社会突然勃发出活力与生机?
制度主义经济学派发展起来后,人们开始渐渐认同,中国问题与"中国特色"呈正相关,正是"中国特色"――政治上不民主、经济上低效率――扼杀了中国社会的全部活力。如果不痛下决心,革故鼎新,改造"中国特色",哪怕中国有了再大的发展,将依然会面临"停滞与轮回"的困局。
--
【申江评论:低俗者园地】
--
~~~~~~~~~~~~~~~~~~~~~~~~~~~~
http://bloooooooogger.blogspot.com
~~~~~~~~~~~~~~~~~~~~~~~~~~~~
0 个说法: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