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岛环球网 2009-02-23
连日来,数位中国领导人的密集出访令人目不暇给,热闹之余,里面是否也有一些门道?
>>中国的"人海战术"外交
无关能源的胡锦涛非洲之行
中国"正月外交"向世界传递的信息
中国外交八卦掌
"经济外交"是中国应对危机新思路
胡锦涛非洲之行注意人本外交
从1月26日至2月17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副总理回良玉总共出访了包括欧洲、非洲、中东、拉美等地区的18个国家和欧盟总部。
其间,胡锦涛访问非洲,正是对2006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宣布的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
"路线图"的履行。根据这一路线图,2009年中国对非援助规模增加一倍,对非洲开放市场,力争到2010年使中非贸易达到1000亿美元。
而温家宝与英国首相布朗发表了《关于加强合作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联合声明》,呛声反对正在地球上狼烟四起的贸易保护主义。习近平、回良玉二访拉美之际,中国政府发布
《对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政策文件》,阐述了中国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对拉美债务减免、经济援助的方针,宣布中国与拉美发展"全面合作伙伴关系"。
在世界经济的冬天,国家领导人的密集出访,合起来看,更有一层深刻意义:当贸易保护主义在各国纷纷抬头时,奋力抗击贸易保护主义;在自由贸易的原则面临严重威胁的情况下,努力推进自由贸易。
因为,自由贸易,对于出口占了国民经济相当比重的中国来说,此刻就是国家利益的重要组成部分。
事实上,国家领导人这几次出访中,鼓励中国企业走出去、强调对外投资,成为了一个关键概念。领导人不约而同,密集视察当地中国企业项目,与各国都签订了更广泛的市场开放协议。这是在为中国企业找机会。
面对经济危机,中国的商人们,以民间的方式,已经在全世界行动起来找商机。不过,从国家关系的高度将经济合作政策确立下来,这一点是单纯的民间力量所不能做到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国家领导人的出访、一系列经贸合同的签订,是对中国企业的全球商业努力的有效补充和贴心服务。
一系列出访中,国家领导人阐明了中国的意图和原则。简言之,自由贸易,是中国的利益所在,也是世界的利益所在。如果说,为中国企业找商机,是从战术层面上考虑问题,那么,对自由贸易的强调,则是战略性的思路。
美欧市场受到全球金融危机的打击大,对中国出口的需求下滑显著,这是中国所担心的。但中国更担心的是,美欧扛不住利益集团的压力,搞贸易保护主义,而损害作为中国经济繁荣和继续繁荣根基的自由贸易原则。最近美国众议院通过的经济刺激方案,加入了购买国货的条款,就印证了中国的这种担心。
西方的激进媒体对中国领导人的出访作如此解读:出访拉美是为了市场、出访非洲是为了资源。尽管中国已经强调,胡锦涛本次出访的非洲四国自然资源就并不丰富。
其实,为了市场也好,为了资源也好,都不是罪过。不论是产品的交易,还是资源的交易,只要是自愿的交易,对交易的双方都是有利的。因为对世界经济的寒冬来说,自由贸易正是彼此拥抱取暖的方式。
中国领导人对拉美的密集出访正是向拉美国家发出了彼此拥抱抵御严寒的信号,而对非洲国家的减免债务、增加投资和开放市场,等于是主动拥抱非洲国家为其抵御严寒。
这正是自由贸易的神奇之处。显然,中国比任何时候更需要它,世界也比任何时候更需要它。(作者: 陈斌)
0 个说法:
发表评论